[发明专利]换刀方法及应用该方法的工具机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20420.9 | 申请日: | 2016-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9118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7 |
发明(设计)人: | 李世欣;林如伦;李胜儀;杨以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住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3/155 | 分类号: | B23Q3/155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梁挥;祁建国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南***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刀座 运输装置 换刀 刀具 刀具夹头 接刀位置 裁切刀 工具机 装配 抓取 移动 朝上 上夹 应用 转动 | ||
一种换刀方法及应用该方法的工具机。换刀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移动一刀具运输装置至一接刀位置,刀具运输装置装配有一刀座,刀座上夹持有一朝上的裁切刀。然后,在接刀位置,一接刀座自刀具运输装置上抓取刀座。然后,转动接刀座,使接刀座上的裁切刀朝下。然后,移动接刀座至一刀具夹头,以将刀座装配于刀具夹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换刀方法及应用该方法的工具机,且特别涉及一种利用刀具运输装置进行换刀的换刀方法及应用该方法的工具机。
背景技术
光学膜通常需要裁切机进行尺寸的裁切。裁切机的刀具磨钝后,通常是以人工将裁切刀自夹头上拆卸下来,再以人工换上新的裁切刀。然而,以人工换刀的方式必然费时,且作业人员很容易被裁切刀割伤而造成工安意外。
因此,亟需提出一种新的换刀方法以改善前述现有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换刀方法及应用该方法的工具机,可改善现有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出一种换刀方法。换刀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移动一刀具运输装置至一接刀位置,刀具运输装置装配有一第一刀座,第一刀座上夹持有一朝上的第一裁切刀;在接刀位置,一接刀座自刀具运输装置上抓取第一刀座;转动接刀座,使接刀座上的第一裁切刀朝下;以及,移动接刀座至一刀具夹头,以将第一刀座装配于刀具夹头。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提出一种工具机。工具机包括一刀具运输装置、一接刀座及一操作机构。刀具运输装置包括一第一刀座及一第一裁切刀。第一裁切刀夹持于第一刀座上。接刀座用以抓取第一刀座。操作机构连接于刀具运输装置,用以平移刀具运输装置至一接刀位置,用以平移及转动接刀座。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A(a)至图1E绘示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换刀方法的过程图;
图2A至图2H绘示依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换刀方法的过程图;
图3A图绘示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工具机的外观图;
图3B绘示图3A的连接第三操作元件与接刀座的机构示意图;
图3C绘示图3A的连接第四操作元件与接刀座的机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
100:刀具运输装置
110:刀座载台
111:插入部
120:第一刀座
120a1:第一插入孔
120a2:第二插入孔
130:第一裁切刀
140:第二刀座
150:第二裁切刀
160:第一载板
165:第二载板
170:定位件
200:工具机
210:接刀座
211:插入杆
220:刀具夹头
230:平台
240:第一操作元件
250:第二操作元件
260:第三操作元件
261:第一传动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住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住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2042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研究高矿化度地层水对CO2驱影响的实验方法
- 下一篇:非侵入神经调节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