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椅姿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17391.0 | 申请日: | 2016-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8057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1 |
发明(设计)人: | 何镜连 | 申请(专利权)人: | 卢碧娴 |
主分类号: | A61G5/06 | 分类号: | A61G5/06;A61G5/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1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椅架 座椅 电动轮椅 调节装置 车架 可分离式 控制装置 铰接点 智能椅 倾角传感器 车轴 高度空间 活动支点 技术措施 上下台阶 调姿 减小 铰接 整车 智能 计算机 安全 | ||
智能椅姿控制装置,属智能电动轮椅技术的一个领域。为满足电动轮椅在座椅高度较低的前提下,能轻松改变椅姿,本发明采取了如下技术措施:主要包括倾角传感器、计算机、椅姿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座椅装在椅架上,椅架的前后两端可分离式铰接在车架或车轴上,椅姿调节装置的一端安装在椅架两端之间,椅姿调节装置的另一端安装在车架上;这样的结构,使座椅和椅架与车架之间有前后两个可分离式铰接点。每一个铰接点都可成为座椅和椅架调整姿态的活动支点,如图1和图2所示。它使座椅调姿所需要的高度空间大大减小,令电动轮椅能实现上下台阶时保持安全的姿态,而又不增加电动轮椅座椅和整车的总高。
技术领域
属智能电动轮椅技术的一个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有四轮驱动轮椅,可上下台阶,使用非常方便,可大大扩大使用者的活动范围。但是电动轮椅在上下台阶时,由于台阶高度的关系,它会使电动轮椅向后或向前倾斜,令使用者的重心发生变化,严重时甚至有产生翻车的危险,如图3和图4所示。这类电动轮椅为解决这个问题,一般采取了把座椅铰接在车架上,通地座椅的前后摆动来减小座椅的倾斜度。这样的结构不足的地方是:为了让座椅有足够的摆动空间,必须把座椅安装到远高于车轮上沿的高度。这样就必令整车的高度和宽度都大大增加。我们知道,电动轮椅主要在室内行驶。但是,绝大多数的室内设施包括公共设施都只为单个人的通过而设计,例如房门,各种办事通道等都非常狭窄。有些地方为了防盗,例如商专场和图书馆的出口,其通道的宽度甚至是一人通过也不轻松,其宽度只有约50公分。像这样的设施,上述电动轮椅根本不可能通过。虽然国家有残疾人保障法,并规定了公共设施应当留有残人通道。但是,法律的规定与现实是两码事,真正做到的公共场所非常非常的少。这些状况严重制约了电动轮椅使用者的活动范围。
提高动动轮椅的通过能力是扩大其使用者室内活动范围的重要措施。要提高电动轮椅的通过能力首要的是减小电动轮椅的宽度,宽度降低了座椅的高度就不能高,如果座椅的高度不降低就会给电动轮椅带来易翻车的风险,所以降低座椅重高度是减小宽的前提条件。另一方面,如果不降低高度,也会令使用者由于座椅太高而不适合使用室内设施,产生不必要的麻烦。因此降低电动轮椅的座椅、整车和重心的高度是提高电动轮椅安全性和方便性的重要措施。
发明内容
为满足电动轮椅在座椅高度较低的前提下,能轻松改变椅姿,本发明采取了如下技术措施:座椅装在椅架上,椅架的前后两端可分离式铰接在车架或车轴上,椅姿调节装置的一端安装在椅架两端之间,椅姿调节装置的另一端安装在车架上。
本发明的好处是:这样的结构,使座椅和椅架与车架之间有前后两个可分离式铰接点。每一个铰接点都可成为座椅和椅架调整姿态时的活动支点,如图1和图2所示。它使座椅调姿所需要的高度空间大大减小,令电动轮椅能实现上下台阶时保持安全的姿态,而又不增加电动轮椅座椅和整车的总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在上台阶时椅架后端与车架解除铰接关系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在下台阶时椅架前端与车架解除铰接关系示意图。
图3是现有电动轮椅上台阶示意图。
图4是现有电动轮椅下台阶示意图。
图中:连杆1、椅架后端2、椅架3、油缸4、椅架前端5。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卢碧娴,未经卢碧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1739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