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硫化铜矿酸性废水底泥修复治理用调理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13304.4 | 申请日: | 2016-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4805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3 |
发明(设计)人: | 薛锦春;何敏;张兆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理工大学南昌校区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429 | 代理人: | 张文宣 |
地址: | 330013 江西省南昌***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硫化 铜矿 酸性 水底 修复 治理 调理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矿山废水处理产生的底泥修复治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硫化铜矿酸性废水底泥修复治理用调理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土壤修复是指利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的方法转移、吸收、降解和转化土壤中的污染物,使其浓度降低到可接受水平,或将有毒有害的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的物质。从根本上说,污染土壤修复的技术原理可包括为:(1)改变污染物在土壤中的存在形态或同土壤的结合方式,降低其在环境中的可迁移性与生物可利用性;(2)降低土壤中有害物质的浓度。美国在20世纪90年代用于污染土壤修复方面的投资有近1000亿美元。污染土壤修复的理论与技术已成为整个环境科学与技术研究的前沿。土壤的修复的过程相当漫长,当前解决土壤污染问题,需要有不同学科的科学家如土壤学、农学、生态学、生物地球化学、海洋科学以及涉及农业、林业、渔业等有关的生产单位和政府决策者的共同努力。中国土壤污染已对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与农产品生态安全构成威胁。全国受有机污染物污染的农田已达3600万公顷,污染物类型包括石油类、多环芳烃、农药、有机氯等;因油田开采造成的严重石油污染土地面积达1万公顷,石油炼化业也使大面积土地受到污染;在沈抚石油污水灌区,表层和底层土壤多环芳烃含量均超过600mg/kg,造成农作物和地下水的严重污染。全国受重金属污染土地达2000万公顷,其中严重污染土地超过70万公顷,其中13万公顷土地因镉含量超标而被迫弃耕。对于重金属污染地、化工区污染地、沙化地、盐碱地、石漠化地、板结地等污染严重的土地,其不适宜种植任何庄稼和果蔬,这就造成了土地的严重浪费。正因为如此,中国的污染土壤修复研究,正经历着由实验室研究向实用阶段的过渡,即将进入一个快速、全面的治理时期。
我国各种类型矿区的土地环境破坏问题一直以来都十分突出。据中国土地矿产法律事务中心处长刘燕萍介绍,保守估计,目前全国1500个各类矿区开发占用和损坏的土地面积多达200万公顷(200亿平方米),并且每年仍以3.3万到4.7万公顷的速度递增。而在土地复垦完成方面,我国目前矿区土地复垦率只有15%,远低于国际上50%-70%的平均矿地复垦率水平,更低于欧美国家超过80%以上的数字。全国土地复垦的现实十分严峻。刘燕萍表示,200万公顷中属于矿山开发占用的耕地面积达60万公顷。目前国家大力提倡生态文明建设,特别是强调加大耕地保护力度,恢复矿山占用和被破坏的耕地面积迫在眉睫。矿山生态修复涉及面广,单体投资规模巨大。据市场测算,以目前矿山土地复垦每平方米100元到200元的综合投资测算,全部200万公顷的受破坏矿区土地要修复,将带动的总体投入将达上万亿元规模,市场空间十分巨大。2011年2月,国务院颁布实施《土地复垦条例》,成为推进矿山土地复垦的纲领性文件。随着《土地复垦条例实施办法》的制定,未来矿山土地复垦的主要目标将着眼于实现受损坏土地恢复为耕地及其他生态化用地,而非以往的简单覆盖植被。环保部今年以来也在开始围绕矿山生态修复酝酿制定相关政策。环保部印发的《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技术规范》便是其中的首要政策文件。该技术规范提出,将根据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治理的重点任务,划定矿山生态保护和恢复治理分区,采用新技术和新工艺提高生态保护和修复治理水平。除政策“倒逼”之外,一系列激励措施也将加速落实。据上述国土部人士透露,中央财政每年将投入40亿元,地方财政还将从每年收取的矿山企业生态治理保证金中提取资金进行配套支持,形成的总体政府投入规模每年可达500亿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理工大学南昌校区,未经江西理工大学南昌校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1330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