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柔性联接转矩转速传感器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12490.X | 申请日: | 2016-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519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2 |
发明(设计)人: | 栗慧;文辉;郑新华;邹博;张梓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天能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L3/14 | 分类号: | G01L3/14;G01P3/48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0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反射式光电传感器 转矩转速传感器 转速信号处理 数字式 右联轴器 左联轴器 双路 转矩 光电传感器 传递扭矩 磁性支撑 扭矩弹簧 扭力弹簧 柔性联接 电机 电机型式试验 柔性联接结构 安装难度 单元连接 轴度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柔性联接转矩转速传感器装置,该装置包括左联轴器、右联轴器、扭力弹簧、双路独立的反射式光电传感器、数字式转矩转速信号处理单元和光电传感器磁性支撑架,左联轴器、右联轴器分别设在扭力弹簧的两端,并且通过扭矩弹簧传递扭矩,双路独立的反射式光电传感器分别设在左联轴器和右联轴器的下方,双路独立的反射式光电传感器与数字式转矩转速信号处理单元连接,光电传感器磁性支撑架与数字式转矩转速信号处理单元下方连接。本发明由于被试电机与陪试电机之间由扭矩弹簧传递扭矩,允许一定范围的不同轴度,是一种典型的柔性联接结构,大大简化了电机型式试验前转矩转速传感器的安装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传感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柔性联接转矩转速传感器装置。
背景技术
电机是国民经济各领域使用最广泛的动力设备,每一种新电机在样机制造出来或旧电机改变了电磁方案和材料以后,都必须对电机作型式试验,即对电机各方面的技术性能作全面的检验,型式试验设备中一个最重要的测量传感器就是转矩转速传感器,传统的转矩转速传感器属于应力应变型传感器,即一根弹性轴上面黏贴若干应变片,该弹性轴基本属于刚性轴,两端由滚动轴承支撑,通过联轴器分别与拖动电机和陪试电机相联,属于刚性联接,传感器两端必须与两台电机中心对准,且在一条直线上,否则,电机转轴与传感器轴之间将存在偏心摩擦力,造成测量误差甚至损坏电机和传感器轴承。因此,在使用转矩转速传感器做型式试验时,必须对传感器与电机轴线进行仔细认真的校准,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因此传感器的校准成了GB18613-2012标准强制推行的B法试验的一个难点,因此设计一种柔性联接的转矩转速传感器,无需在型式试验前对电机与传感器的中心进行严格的校准,只需将转矩转速传感器与被试和陪试电机主轴相联,大致对准就可以作型式试验,将可以简化型式试验过程中电机的安装难度,对提高测试数据的准确度,促进B法试验的推广应用。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柔性联接转矩转速传感器装置,该装置大大简化了电机型式试验前转矩转速传感器的安装难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柔性联接转矩转速传感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左联轴器、右联轴器、扭力弹簧、双路独立的反射式光电传感器、数字式转矩转速信号处理单元和光电传感器磁性支撑架,所述左联轴器、右联轴器分别设在扭力弹簧的两端,并且通过扭矩弹簧传递扭矩,所述双路独立的反射式光电传感器分别设在左联轴器和右联轴器的下方,所以双路独立的反射式光电传感器与数字式转矩转速信号处理单元连接,所述光电传感器磁性支撑架与数字式转矩转速信号处理单元下方连接,所述数字式转矩转速信号处理单元上设有信号电源线。该柔性联接转矩转速传感器装置测量分辨率由信号处理单元决定,测量的准确度取决于校验准确度,不受安装误差的影响。不同规格的转矩转速传感器,只要更换左、右联轴器和扭矩弹簧,光电传感器和信号处理单元是通用的。
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由于被试电机与陪试电机之间由扭矩弹簧传递扭矩,允许一定范围的不同轴度,是一种典型的柔性联接结构,大大简化了电机型式试验前转矩转速传感器的安装难度。
附图说明
结合附图,并通过参考下面的详细描述,将会更容易地对本发明有更完整的理解并且更容易地理解其伴随的优点和特征,其中: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
1-左联轴器,2-右联轴器,3-扭力弹簧,4-双路独立的反射式光电传感器,5-数字式转矩转速信号处理单元,6-光电传感器磁性支撑架,7-信号电源线。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天能电机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湖南天能电机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1249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