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缓存管理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10732.1 | 申请日: | 2016-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152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09 |
发明(设计)人: | 富达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30 | 分类号: | G06F17/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91 | 代理人: | 黄志华 |
地址: | 200135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缓存 管理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缓存管理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缓存技术是指利用缓冲器保存网页中数据,其基本思想是利用客户访问的时间局部性原理,将客户访问过的内容在缓冲器中存放一个副本,当该内容下次被访问时,不立即访问数据库服务器,而是先从缓冲器查询。缓存技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重复运算和重复IO(输入输出)访问数据库,因此可以极大的提升数据处理速度。目前各种系统会大量的使用缓存,用以提高数据访问速度。
目前使用缓存技术的系统会设置缓存的有效时间,例如半小时。在缓存未失效之前,该系统可以命中缓存快速返回命中结果。当缓存失效时,该系统命中缓存失败,会重新进行运算和IO访问。虽然在缓存失效后,可以重建缓存,但是如果在缓存重建完成以前有大量的访问请求,就会出现大量的重复运算和IO访问,很可能会触发缓存雪崩,导致使用缓存技术的系统的处理速度显著下降。
综上,目前的缓存技术在实际使用时存在缓存雪崩的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缓存管理方法及装置,用以降低现有的缓存管理方法发生缓存雪崩的概率。
本发明方法包括一种缓存管理方法,该方法包括:
确定缓存中的目标缓存对象,所述目标缓存对象是数据属性为系统内部固定参数的缓存对象,和/或数据属性为系统外部请求参数且在当前生命周期内的被访问次数大于设定阈值的缓存对象;
根据所述目标缓存对象的缓存失效时间,从数据库服务器中获取与目标缓存对象的关键值相同的实时数据对象;
将所述实时数据对象写入所述缓存,同时生成所述实时数据对象的缓存失效时间。
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进一步地提供一种缓存管理装置,该装置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确定缓存中的目标缓存对象,所述目标缓存对象是数据属性为系统内部固定参数的缓存对象,和/或数据属性为系统外部请求参数且在当前生命周期内的被访问次数大于设定阈值的缓存对象;
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目标缓存对象的缓存失效时间,从数据库服务器中获取与目标缓存对象的关键值相同的实时数据对象;
写入单元,用于将所述实时数据对象写入所述缓存;
生成单元,用于生成所述实时数据对象的缓存失效时间。
本发明实施例,预先获取缓存中的每个缓存对象的数据属性和缓存失效时间,根据每个缓存的数据属性确定出系统内部固定参数,将数据属性为系统内部固定参数的缓存对象确定为目标缓存对象;同时将数据属性为系统外部请求参数的缓存对象且在当前生命周期内的被访问次数大于设定阈值的缓存对象确定为目标缓存对象,这样,根据目标缓存对象的缓存失效时间,对目标缓存进行更新操作,更新的方法是从数据库服务器中获取与目标缓存对象的关键值相同的实时数据对象,将所述实时数据对象写入所述缓存,同时生成所述实时数据对象的缓存失效时间,这样相当于对目标缓存进行预刷新,使得目标缓存在被用户请求时始终是有效的,因此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做到尽可能避免发生缓存穿透,从而降低发生缓存雪崩的概率,提高了数据处理系统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要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数据访问流程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瞬时请求缓存数据切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缓存管理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缓存管理方法应用于银联钱包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的一种数据访问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缓存管理装置架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份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1073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文件处理方法
- 下一篇:一种视频相关信息生成方法及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