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铁路实时以太网TRDP网关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10494.4 | 申请日: | 2016-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8960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0 |
发明(设计)人: | 罗仁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众志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66 | 分类号: | H04L12/66;H04L29/06;H04L29/08;G06F13/38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麦小婵;郝传鑫 |
地址: | 510665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铁路 实时 以太网 trdp 网关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铁路实时以太网TRDP网关,包括:UART接口、主控制模块、以太网硬核协议栈模块和以太网总线接口;其中,主控制模块分别与以太网硬核协议栈模块、UART接口连接;以太网硬核协议栈模块与以太网总线接口连接;太网硬核协议栈模块用于根据TCP/IP协议,实现车载设备和列车通信网的数据传输。采用本发明实施例,通过硬件化TCP/IP协议栈芯片独立于MCU运作,优化了MCU的网络结构,满足铁路以太网对实时性的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和铁路列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铁路实时以太网TRDP 网关。
背景技术
过去的铁路用的网络技术最快仅为数Mbit/秒,随着监控并记录车辆和装备的情况、配备客户使用的无线LAN等通信功能、车内监控摄像头像素的增加、车内显示器的大型化和高画质化等功能的不断强化,数据传输速度已经无法满足了,于是,作为能够实现10Mbit/秒以上的数据传输技术,以太网成为了众望所归。而目前实时以太网的列车车辆总线国际标准为IEC61375-2-3,新标准会逐步应用到中国轨道交通领域。
随着铁路行业的发展,实时的以太网会得到广泛的应用,但由于铁路通讯网络的专用性和强针对性(主要应用于铁路和部分电力系统等一些特殊领域),用于实现TRDP(Train Real-time Data Protocol,简称TRDP)协议转换成其他数据形式,如TRDP转换成UART等数据形式的实时以太网关还是一片空白。现有的数据转换形式主要是依赖以太网软核协议栈,协议栈是指网络中各层协议的总和,其形象反映了一个网络中文件的传输过程:由上层协议到底层协议,再由底层协议到上层协议。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是英特网协议栈,由上到下的协议分别是:1、应用层(HTTP,FTP,TFTP,TELNET,DNS,EMAIL等);2、运输层(TCP,UDP);3、网络层(IP);4、链路层(WI-FI,以太网,令牌环等);5、物理层(MAC)。
而现有的铁路以太网主要是通过MCU实现的,需要外设物理层以太网控制芯片,芯片内部还需要撰写TCP/IP协议栈的上层协议命令,属于软件协议栈。如果现有的系统是使用低端单片机,那么整个系统结构,包括主单片机都需要更换,才能实现以太网功能。另外,由于MCU不仅要实现以太网功能,还需要对车辆的其他功能进行控制,以太网的数据转换占用了MCU大量资源,导致内存成本增加,而且软件协议栈的实时性较差,无法满足铁路以太网对实时性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一种铁路实时以太网TRDP网关,通过硬件化TCP/IP协议栈芯片独立于MCU运作,优化了MCU的网络结构,满足铁路以太网对实时性的要求。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铁路实时以太网TRDP网关,包括:UART接口、主控制模块、以太网硬核协议栈模块和以太网总线接口;
其中,所述主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以太网硬核协议栈模块、UART接口连接;
所述以太网硬核协议栈模块与所述以太网总线接口连接;
所述以太网硬核协议栈模块用于根据TCP/IP协议,实现车载设备和列车通信网的数据传输。
进一步的,所述以太网硬核协议栈模块用于根据TCP/IP协议,实现车载设备和列车通信网的数据传输,具体为:
所述以太网硬核协议栈模块根据所述TCP/IP协议,将所述主控制模块发送过来的通信信号转换成IP数字信号,再通过所述以太网总线接口发送给所述列车通信网;其中,所述通信信号由所述车载设备发送,并由所述UART接口接收;
以及,所述以太网硬核协议栈模块根据所述TCP/IP协议,将所述以太网总线接口接收的IP数字信号转换成并行数据信号,再依次通过所述主控制模块、 UART接口发送给所述车载设备。
进一步的,所述以太网硬核协议栈模块是型号为W5300的芯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众志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众志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1049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烹饪器具的外壳罩及烹饪器具
- 下一篇:开盖按钮组件和电饭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