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检测钢卷折头位置的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09444.4 | 申请日: | 2016-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866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张青;朱丽业;刘瑜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钢工程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43/08 | 分类号: | B65H43/08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1237 | 代理人: | 余昌昊 |
地址: | 201999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检测 折头 位置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冶金领域的检测装置及方法,尤其是一种检测钢卷折头位置的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带钢是各类轧钢企业为了适应不同工业部门工业化生产各类金属或机械产品的需要而生产的一种窄而长的钢板,带钢一般成卷供应,具有尺寸精度高、表面质量好、便于加工、节省材料等优点,按加工方法分热轧带钢、冷轧带钢两种。
对带钢进行处理时,首先需要对钢卷通过开卷机进行上卷,上卷时,需将钢卷折头位置与开卷机卷筒上的凹口对接,才能保证上卷工作有效正常地进行。而目前,在带钢处理线入口,开卷机进行上卷时,为了将钢卷折头与开卷机卷筒上的凹口对接,需要人工辅助操作才能实现,而为了实现无人操作,需要采用一种检测装置,利用这种装置来检测带钢钢卷折头的位置,并发送给卷筒控制系统。传统的检测方式为采用接触式的机械设备对折头位置进行探测,一方面设备庞大,维护成本高;另一方面检测精度不高。随着检测技术的发展,尤其是非接触检测方法的增加,对钢卷折头检测装置及方法复杂度及精度也要求越来越高。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检测钢卷折头位置的装置及方法,流程简单,避免了人工辅助操作,增加了检测精度,降低了系统成本,提高了系统作业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检测钢卷折头位置的装置及方法,能够避免人工辅助操作,增加折头位置检测的精度,降低检测系统成本,提高系统作业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检测钢卷折头位置的装置,用于获取一钢卷的折头位置的位置信息,并将其发送至卷筒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现场测量装置及数据处理装置,所述现场测量装置用于获取所述钢卷的折头位置的数据信息,所述数据处理装置用于获取所述钢卷的中心位置的数据信息,所述数据处理装置还用于根据所述钢卷的折头位置的数据信息以获取所述钢卷的折头位置的位置信息。
优选地,在上述检测钢卷折头位置的装置中,所述现场测量装置包括测距仪、数据采集装置、移动平台以及底座,其中,所述移动平台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底座上,所述测距仪和数据采集装置均安装在所述移动平台上,所述测距仪用于测量所述钢卷的中心位置的数据信息,所述数据采集装置用于根据所述钢卷的中心位置的数据信息以获取所述钢卷的折头位置的数据信息。
优选地,在上述检测钢卷折头位置的装置中,所述移动平台包括驱动装置以及移动轨道,所述移动轨道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底座上,所述驱动装置沿所述移动轨道移动,所述测距仪和数据采集装置均安装在所述驱动装置上。
优选地,在上述检测钢卷折头位置的装置中,所述测距仪和数据采集装置均设置于所述驱动装置上。
优选地,在上述检测钢卷折头位置的装置中,所述钢卷的中心位置的数据信息由以下公式获得;
其中,L表示所述钢卷的中心位置与底座之间的距离,L1表示所述测距仪在对应所述钢卷的轴向通孔的横截面在沿所述移动轨道方向上的最低点时相对于所述底座的高度,L2表示所述测距仪在对应所述钢卷的轴向通孔的横截面在沿所述移动轨道方向上的最高点时相对于所述底座的高度。
优选地,在上述检测钢卷折头位置的装置中,所述测距仪为激光测距仪。
优选地,在上述检测钢卷折头位置的装置中,所述测距仪为超声波测距仪。
优选地,在上述检测钢卷折头位置的装置中,所述数据采集装置为电荷耦合元件照相机。
优选地,在上述检测钢卷折头位置的装置中,所述数据采集装置为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照相机。
优选地,在上述检测钢卷折头位置的装置中,所述数据处理装置包括可编程逻辑器件和数据处理单元,其中,所述可编程逻辑器件用于实时记录所述测距仪的检测值,所述数据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钢卷的折头位置的数据信息获取所述钢卷的折头位置的位置信息。
优选地,在上述检测钢卷折头位置的装置中,所述测距仪的检测值为所述测距仪相对于所述底座的高度。
优选地,在上述检测钢卷折头位置的装置中,所述钢卷的折头位置的位置信息为所述钢卷的折头位置的坐标。
优选地,在上述检测钢卷折头位置的装置中,所述钢卷的折头位置的坐标由以下公式获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钢工程技术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宝钢工程技术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0944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全自动背胶贴合机
- 下一篇:用于折叠大型球囊的辅助工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