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熊猫的野化训练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06766.3 | 申请日: | 2016-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1938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30 |
发明(设计)人: | 张和民;黄炎;李德生;周世强;张明春;吴代福;黄金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A01K67/02 | 分类号: | A01K6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李佳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熊猫 训练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濒危野生动物保护领域,且特别涉及一种大熊猫的野化训练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类经济生活的影响不断扩大,人类的活动范围也不断扩大;也不断的挤压野生动植物的生存空间;所以经常会有野生动物下山进入农户等事情发生。
野生动植物资源是宝贵的遗传资源,非常有必要进行保护,保持遗传资源的多样性,也是有利于保持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
近些年随着我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进行,我国的生态系统也在不断的恢复中;而且随着人们的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人们的环保意识也在不断的提高。更多的人通过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养殖等产业,在不破坏甚至是保护环境的前体下发展基金,人们逐渐找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平衡点。
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英文名称:Giant panda)是我国特有的濒危物种,大熊猫憨态可掬、超萌的形象也是深入人心;近些年,我国大力保护大熊猫,人工饲养不断取得进展;长期的人工圈养导致大熊猫的一些能力弱化,抗病能力等有所减退,自主野外生存能力被弱化;长此以往,将不利于大熊猫整个种群的健康发展。因此需要恢复大熊猫野外生存能力,使其能适应野外的生存条件。
目前,这方面的工作几乎还是空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熊猫的野化训练方法,通过这种大熊猫的饲养方法,让大熊猫逐步的适应野外的环境和生存条件,使其具备野外生存能力。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发明提出一种大熊猫的野化训练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训练阶段:选择自然林地建设大熊猫的第一训练圈,将大熊猫母兽和大熊猫幼仔一起在第一训练圈进行训练饲养,每天按照大熊猫母兽的食量投放食物,食物包括新鲜竹子、竹笋和专用窝头,新鲜竹子、竹笋和专用窝头的质量比为10-20:3-6:0.8-1.2;
第二训练阶段:利用围栏围成第二训练圈,第二训练圈是野生大熊猫的自然栖息地,圈内生长有竹子,仅向大熊猫母兽提供专用窝头,训练并训练12-18个月,在第二训练圈内设置大熊猫的天敌模型,大熊猫幼仔靠近天敌模型时,无损伤性刺激大熊猫幼仔,重复至大熊猫幼仔形成条件反射;同时进行野外监测:给大熊猫幼仔佩戴GPS无线定位设备和录音设备,并在自然林地安装摄像设备,通过GPS无线定位设备、录音设备和摄像设备监测大熊猫幼仔的活动范围、活动规律和活动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大熊猫的野化训练方法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本方法训练后的大熊猫,具有在野外环境中自主取食的能力,并获得在野外独自生存的能力,通过野外监测、取样等手段以跟踪了解大熊猫的健康和活动状况,可以根据已有数据调整训练措施,更有利于受训大熊猫的保护。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试验例提供的种群数量与动物保护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大熊猫的野化训练方法进行具体说明。
一种大熊猫的野化训练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训练阶段:选择自然林地建设大熊猫的第一训练圈,将大熊猫母兽和大熊猫幼仔一起在第一训练圈进行训练饲养,每天按照大熊猫母兽的食量投放食物,食物包括新鲜竹子、竹笋和专用窝头,新鲜竹子、竹笋和专用窝头的质量比为10-20:3-6:0.8-1.2。
进一步地,第一训练阶段每天向大熊猫母兽投食2-3次。
进一步地,在第一训练阶段,竹类饲料与专用窝头的投食比例为11-32.5:1,竹类饲料包括新鲜竹子和竹笋。
在本阶段,大熊猫母兽属于带仔阶段,出于哺乳的需要,给大熊猫母兽投喂了大量的食物,并合理搭配一些专用的窝头,给大熊猫母兽补充营养;以满足大熊猫母兽生存以及完成哺乳的需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未经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0676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黄牛养殖方法
- 下一篇:美国青蛙蝌蚪快速变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