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头足类的人工促熟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05611.8 | 申请日: | 2016-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191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发明(设计)人: | 刘立芹;王茂廷;龚理;王天明;黄伟;刘慧慧;杨静文;吴常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61/50 | 分类号: | A01K61/50;A61K38/09;A61P15/08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徐佳晶 |
地址: | 316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头足类 人工 方法 | ||
1.一种头足类的人工促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人工促熟方法为将头足类麻醉,将GnRH缓释包埋块植入到眼窝窦中;
所述的GnRH缓释包埋块的制备步骤为:
(1)PLGA粉末的制备:先将LA和GA进行脱水,加入催化剂,加热,低真空下反应,继续升温,熔融缩聚,研磨成粉;
(2)聚合物核心制备:将GnRH粉末和步骤(1)制备的10~30%PLGA粉末过筛,混合均匀,加入碳酸二甲酯,加热搅拌挤压,降温制成小丸;
(3)聚合物套制备:往步骤(1)中制备的剩余PLGA粉末中加入三乙醇胺和尼泊金乙酯,加热搅拌挤压,并切割挤成空心开口方形;
(4)GnRH缓释包埋块制备:将步骤(2)制备的核心置于步骤(3)制备的空心开口方形套中,在25kGy 以上进行γ- 照射;所述的催化剂为:氯化亚锡,对甲基苯磺酸和花生四烯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足类的人工促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中LA和GA按摩尔比70 :30 ~90 :10加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足类的人工促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中熔融缩聚反应温度为165~175℃,反应时间为6~8h。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头足类的人工促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麻醉方法为,将头足类浸泡在含2.5~3.8%聚氨酯的海水中,浸泡时间为60~100s。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头足类的人工促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植入方法为,在头足类眼窝窦处钻孔,用镊子将GnRH缓释包埋块推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海洋大学,未经浙江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05611.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提高水蛭幼苗成活率的养殖方法
- 下一篇:一种蝾螺浅海筏式健康养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