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磁场耦合的旋转通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05179.2 | 申请日: | 2016-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886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赫崇域;苏建平;赵亚南;曹璨;吴建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航天控制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4B5/00 | 分类号: | H04B5/00;H01F38/14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安丽 |
地址: | 201109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磁场 耦合 旋转 通信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磁场耦合的旋转通信装置,该装置包括定子、转子、旋转通信线圈组件、轴承及调节通信质量的调节螺钉和调整垫圈;旋转通信线圈组件包括内环线圈和外环线圈,内环线圈由漆包线旋转缠绕于圆柱型铁氧体外圈组成,外环线圈由漆包线螺旋缠绕于航空有机玻璃环内圈组成;内环线圈固定在转子上,外环线圈固定在定子上,双轴承保证内环线圈与外环线圈基本同轴,通过装在定子上的调节螺钉调节内、外环线圈的径向同轴,通过装在转子上的调整垫圈调节内、外环线圈的轴向对中;信号从内环线圈输入、外环线圈输出,或者从外环线圈输入、内环线圈输出。本发明具有结构尺寸小、成本低、装调容易等优点,能很好地实现近距离的数据传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磁场耦合的旋转通信装置,属于无线通信领域。
背景技术
高速旋转机构固定端与旋转端之间的数据传递,受限于结构形式和数据高频特征,无法采用导线连接或通过机械滑环接触来完成信号传输,需要采用较高频宽无线传输方式。
耦合通信基于电感耦合方式,天线采用封闭式环形线圈,交变电流经过发送线圈产生交变磁场,接收线圈响应磁场变化并产生交变电压输出,从而建立通信链路,进行数据传输。在工业、医疗、军事应用领域,如机器人探测装置随承载平台的旋转、雷达扫描机构的下传通信链路等,需要传输装置尽量具备小型化、低成本、结构简单等特点,磁场耦合这种方式更具优势。
在耦合的过程中,接收线圈利用的是发送线圈产生的未辐射出结构的交变磁能,故在二者同心轴放置的时候通信质量表现最好。然而在旋转的过程中,影响同轴度的因素众多,如何保持旋转结构中接收线圈和发送线圈的同轴度,实现近距离通讯是本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磁场耦合的旋转通信装置。该装置结构尺寸小、稳定性好、耦合效率高,解决旋转结构的近场通讯问题。
本发明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基于磁场耦合的旋转通信装置,包括:转子轴(1)、定子套筒(3)、前端盖(2)、后端盖(7)、第一轴承,第二轴承,内环线圈(4),外环线圈(5);
所述转子轴(1)能够绕其轴线旋转;
所述前端盖(2)通过第一轴承套装在转子轴(1)前端;
所述后端盖(7)通过第二轴承套装在转子轴(1)后端;
所述定子套筒(3)固定在前端盖(2)和后端盖(7)之间;
内环线圈(4)固定在转子轴(1)的中部;外环线圈(5)套设在内环线圈(4)外部,固定在定子套筒(3)上,内环线圈(4)和外环线圈(5)之间的距离为d。
所述转子轴(1)具有用于限位第一轴承第一凸起和用于限位内环线圈(4)的第二凸起,转子轴(1)是一个开有轴向槽的阶梯轴。
还包括轴套(6),设置在内环线圈(4)和第二轴承之间。
还包括支撑圈(11)和调节螺钉(12);所述调节螺钉(12)设置在所述外环线圈(5)和定子套筒(3)之间,调节螺钉沿径向依次穿过定子套筒(3)、支撑圈(11)。
还包括紧固件螺钉(9)和沉头螺钉(14),紧固件螺钉(9)沿轴向将前端盖(2)固定至定子套筒(3);沉头螺钉(14)沿轴向将后端盖(7)固定至定子套筒(3)。
转子轴(1)一侧具有凹槽,内环线圈(4)通过凹槽将引线引至旋转通信装置外部。
所述定子套筒(3)具有通孔,外环线圈(5)通过所述通孔将引线引至旋转通信装置外部。
内环线圈(4)为漆包线沿铁氧体外圈螺旋缠绕构成,进线口和出线口沿轴向对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航天控制技术研究所,未经上海航天控制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0517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