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功能麻醉气体传导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03848.2 | 申请日: | 2016-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36225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9 |
发明(设计)人: | 谭敬;朱宇麟;周荣胜;李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6/01 | 分类号: | A61M16/01;A61M16/06;A61M16/18;A61M16/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1 | 代理人: | 李宏伟 |
地址: | 710061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麻醉 连接管 传导装置 麻醉气体 过滤 流量传感器 过滤网 吸气泵 医护 电机驱动 工作效率 联动旋转 雾化麻醉 雾化形式 雾化器 旋转轴 板做 雾化 储存 监测 治疗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麻醉气体传导装置,使用时,医护人员开启吸气泵,吸气泵将储存罐内的麻醉液体由第一连接管排入第二连接管内,在麻醉液体排入第一连接管的过程中,流量传感器监测到第一连接管内麻醉液体的流量,当麻醉液体的流量高于流量传感器所设定的标准值时,电机驱动旋转轴联动旋转板做旋转运动,确保了麻醉液体在第一连接管内流速的稳定性,当麻醉液体排入第二连接管后,第一过滤网的将麻醉液体内的杂质进行过滤,再通过雾化器,使得过滤后的麻醉液体处于雾化形式,再通过第二过滤网,使得雾化后的麻醉液体再次被过滤,最终使得患者处于雾化麻醉治疗,该多功能麻醉气体传导装置,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体传导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麻醉气体传导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医护人员为患者进行麻醉时,多采用液体注射或气体吸入等麻醉方式,气体吸入的麻醉方式是使用麻醉气体传导装置将气体麻醉剂排入患者体内,但传统的麻醉气体传导装置,结构复杂,价格昂贵,操作不便,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无形中耽误了患者麻醉进度,鉴于以上缺陷,实有必要设计一种多功能麻醉气体传导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麻醉气体传导装置,来解决目前传统的麻醉气体传导装置,使用不便,降低了医护人员工作效率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功能麻醉气体传导装置,包括支架、储存罐、吸气泵、第一连接管、电机、旋转轴、旋转板、第二连接管、第一过滤网、雾化器、第二过滤网、面罩、流量传感器,所述的储存罐位于支架右侧上端,所述的储存罐与支架螺纹相连,所述的吸气泵位于支架左侧中端,所述的吸气泵与支架螺纹相连,且所述的吸气泵与储存罐管道相连,所述的第一连接管位于吸气泵左侧,所述的第一连接管与吸气泵螺纹相连,所述的电机位于第一连接管外部,所述的电机与第一连接管螺纹相连,所述的旋转轴位于电机底部,所述的旋转轴与电机紧配相连,且所述的旋转轴贯穿第一连接管,所述的旋转轴与第一连接管转动相连,所述的旋转板位于旋转轴底部,所述的旋转板与旋转轴紧配相连,所述的第二连接管位于第一连接管左侧,所述的第二连接管与第一连接管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一过滤网位于第二连接管内部右侧,所述的第一过滤网与第二连接管螺纹相连,所述的雾化器位于第二连接管内部中端,所述的雾化器与第二连接管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二过滤网位于第二连接管内部左侧,所述的第二过滤网与第二连接管螺纹相连,所述的面罩位于第二连接管左侧,所述的面罩与第二连接管螺纹相连,所述的流量传感器位于第一连接管内部右侧下端,所述的流量传感器与第一连接管螺纹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面罩左侧还设有绑带,所述的绑带两端与面罩绳系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面罩右侧下端还设有出气管,所述的出气管与面罩螺纹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第二连接管外壁还设有第一单向阀,所述的第一单向阀与第二连接管螺纹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出气管外壁还设有第二单向阀,所述的第二单向阀与出气管螺纹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支架右侧下端还设有蓄电池,所述的蓄电池与支架螺纹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支架底部四角处还设有滑轮,所述的滑轮与支架螺纹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储存罐内部右侧下端还设有有机玻璃,所述的有机玻璃与储存罐胶水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有机玻璃外壁还设有刻度表,所述的刻度表与有机玻璃一体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未经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0384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