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低压蓄电池电量控制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02971.2 | 申请日: | 2016-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401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钱三平;黄少堂;张雁英;程艳阶;郭嘉强;王立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1/00 | 分类号: | B60L1/00;B60L11/18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224 | 代理人: | 冯右明 |
地址: | 510030 广东省广州市越***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低压 蓄电池 电量 控制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电量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低压蓄电池电量控制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车辆低压蓄电池指为车辆电子控制单元(Electronic Control Unit,简称ECU,又称“行车电脑”、“车载电脑”)等低压用电设备提供低压电源的铅酸蓄电池,低压蓄电池存放不用时,酸性电解质下沉,会使得极板上、下部产生电位差,引起自放电,若低压蓄电池放电较为严重时,则会影响对车辆低压用电设备的供电,影响车辆正常启动,尤其车辆长期搁置不用,车辆的某些电子控制单元仍在消耗着低压蓄电池的放电电流,导致车辆暗电流的存在,车辆的低压蓄电池极可能因此过度放电,从而影响车辆待启动时低压供电设备的上电,导致车辆无法正常启动。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发明提出一种低压蓄电池电量控制方法及装置,能够维持低压蓄电池的电量平衡,保证车辆电子控制单元等低压用电设备的正常启动。
一种低压蓄电池电量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低压蓄电池的电压值;
若所述低压蓄电池的电压值小于预设电压阈值,则发送低压报警信息至用户终端设备;
获取用户终端设备根据所述低压报警信息发送的上电允许信息后,向高压动力电池发送控制指令,控制高压动力电池为低压蓄电池充电。
一种低压蓄电池电量控制装置,包括:
电压值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低压蓄电池的电压值;
低压报警模块,用于若所述低压蓄电池的电压值小于预设电压阈值,则发送低压报警信息至用户终端设备;充电控制模块,用于获取用户终端设备根据所述低压报警信息发送的上电允许信息后,向高压动力电池发送控制指令,控制高压动力电池为低压蓄电池充电。
上述低压蓄电池电量控制方法及装置,获取车辆低压蓄电池的电压值后,若所述低压蓄电池的电压值小于预设电压阈值,则发送低压报警信息至用户终端设备,说明低压蓄电池电量不足,将无法为车辆电子控制单元等低压用电设备提供工作动力源,然后用户终端设备根据所述低压报警信息发送上电允许信息,说明用户终端设备允许为低压动力电池充电,获取用户终端设备发送的上电允许信息后,向高压动力电池发送控制指令,控制高压动力电池为低压蓄电池充电,通过所述低压蓄电池电量控制方法能够在低压蓄电池电压值低于预设电压阈值时,通过高压动力电池充电,维持了低压蓄电池电压的平衡,保证了车辆电子控制单元等低压用电设备的正常启动。且所述控制方法能将车辆的低压蓄电池的状态及时通过用户终端设备告知用户,用户终端设备根据所述低压报警信息发送上电允许信息后,才允许为低压蓄电池充电,避免用户在打算长期搁置车辆时,高压动力电池总是自动为低压蓄电池,影响车辆低压蓄电池以及高压动力电池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的低压蓄电池电量控制方法流程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的车辆控制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另一个实施例中的低压蓄电池电量控制方法流程图;
图4为再一个实施例中的低压蓄电池电量控制方法流程图;
图5为又一个实施例中的低压蓄电池电量控制方法流程图;
图6为又一个实施例中的低压蓄电池电量控制方法流程图;
图7为又一个实施例中的低压蓄电池电量控制方法流程图;
图8为又一个实施例中的低压蓄电池电量控制方法流程图;
图9为一个实施例中的低压蓄电池电量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一个实施例中的充电控制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请参阅图1,一个实施例中,一种低压蓄电池电量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1:获取低压蓄电池的电压值;
S12:若所述低压蓄电池的电压值小于预设电压阈值,则发送低压报警信息至用户终端设备;
S13:获取用户终端设备根据所述低压报警信息发送的上电允许信息后,向高压动力电池发送控制指令,控制高压动力电池为低压蓄电池充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0297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