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隔音毡成型的改良模具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02530.2 | 申请日: | 2016-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493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2 |
发明(设计)人: | 陈启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新安汽车隔音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H17/00 | 分类号: | D04H1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陈亮 |
地址: | 201805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下模 模具 补料组件 固定底座 隔音毡 弹簧 上模 成型 改良 毛毡 零件成品 生产效率 上弹簧 横杆 坯料 匹配 应用 合格率 加工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隔音毡成型的改良模具及其应用,模具包括相互匹配的上模及下模,待加工的毛毡坯料置于上模及下模之间,下模的中部设有补料组件,该补料组件包括:设置在下模两侧的固定底座,设置在固定底座上弹簧,套设在弹簧顶部,连接两侧弹簧的弹料横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操作方便简单、生产效率提高、零件成品合格率提高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具,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隔音毡成型的改良模具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目前一模多件且形状落差较大毛毡零件的制作方法为:在成型过程中,由于毛毡拉伸性能有限,需要工人手工在落差较大区域对毛毡进行摁压,尽量保证在成型冲切过程中落差区域有足够的料,减少因拉伸过大导致毛毡破裂,零件报废的情况。但在生产过程中由手工去调控,存在安全隐患,也无法保证每个生产过程的一致性,固依然导致报废率高居不下。
中国专利CN103128793A公开了一种隔音毡的成型冲切模具组件,包括下模、主油缸、副油缸、限位块、连杆、倒扣特征镶块、冲切滑块、成型滑块、拨叉连杆、拨叉及滑槽,主油缸和副油缸均有两个,对称设置在下模的上表面,两个主油缸之间卡设待加工的产品,限位块、连杆、倒扣特征镶块、冲切滑块、成型滑块均设置在主油缸靠近产品的一侧,拨叉连杆、拨叉及滑槽均设置在副油缸靠近产品的一侧。但是该模具组件只实现了冲切的功能,仍然无法解决加工过程中实现实时补料,保证整个生产过程的一致性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降低报废率的用于隔音毡成型的改良模具及其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用于隔音毡成型的改良模具,包括相互匹配的上模及下模,待加工的毛毡坯料置于上模及下模之间,所述的下模的中部设有补料组件,该补料组件包括:
设置在下模两侧的固定底座,
设置在固定底座上弹簧,
套设在弹簧顶部,连接两侧弹簧的弹料横杆。
所述的弹簧与弹料横杆的连接点的上方设有直线导轨。
所述的上模上设有上模压块,该上模压块与直线导轨的位置相对应。
所述的弹料横杆为圆柱形的横杆,方便原料位移。
用于隔音毡成型的改良模具的应用,在上模及下模之间放置待加工的毛毡坯料,利用补料组件将毛毡坯料的中间部分顶高,上模缓慢下压,毛毡坯料同时向两侧滑移,对两侧下模的型腔内落差大的区域进行补料。
所述的下模的型腔呈M形结构。
组件高出下模上表面高度为大于单边型腔落差的2倍。
所述的上模下压的速度为0.25m/s,压力为400T。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通过采用补料组件把原料中间顶高,待模具下压的过程中,此工装由上模缓缓下压,原料同时向二侧滑移,进而对二侧型腔内落差大的区域进行补料,避免拉伸过大导致破裂。
(2)补料组件抬起的高度为可调式,具体由二侧型腔落差值以及原料拉伸的性能进行决定,试模时进行调整。工装与模具一体设计,使得工人操作方便简单,生产效率提高,零件成品合格率提高。
(3)组件实践证明成品零件尺寸形状,拉伸厚度合格率高,返工少,报废率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补料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补料组件安装在下模上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新安汽车隔音毡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新安汽车隔音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0253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组份吸音棉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生产隔音毡用超快冷却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