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渗透油藏调剖效果的动态评价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00300.2 | 申请日: | 2016-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004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刘睿;刘金菊;秦冕;刘同敬;第五鹏祥;周建;成杰;江礼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主分类号: | G06Q50/02 | 分类号: | G06Q50/02;G06Q10/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127 | 代理人: | 姚亮,沈金辉 |
地址: | 102249***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渗透 油藏 效果 动态 评价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渗透油藏调剖效果的动态评价方法,特别涉及一种特低渗透油藏或超低渗透油藏调剖效果的动态评价方法,属于石油开发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我国特(超)低渗透油藏通过连片整体调剖堵水措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缓解平面水驱不均,改善开发效果的作用。但是仍然存在调剖有效期短、部分井调剖堵水措施后注不进或注不够、后续水驱效果不明显、注水政策难以确定等问题。因此,需要通过科学的效果评价方法,动态监测油藏调剖堵水措施效果,及时采取针对性的调整措施,对特(超)低渗透油藏高效、经济开发尤为重要。
特(超)低渗透油藏层间非均质条件复杂,与中、高渗油藏地层条件相比存在巨大差异,因此实施调剖堵水措施后动态特征表现复杂,按中、高渗油藏的见效评价标准通常难以判断调剖效果,在很多情况下不能有效指导油田调剖堵水作业。
因此提供一种适用于特(超)低渗透油藏的调剖效果评价方法成为本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渗透油藏调剖效果的动态评价方法。该方法适用于特/超低渗透油藏,能够有效指导油田调剖堵水调剖作业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渗透油藏调剖效果的动态评价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1,对油井进行测量以获取油井的调剖有效期数据、见效时间数据、降水幅度数据、增液量数据、增油量数据和动液面上升数据;基于获得的数据,建立油井的评价指标,所述评价指标包含六项因素,分别为调剖有效期、见效时间、降水幅度、增液量、增油量和动液面上升;分别对所述六项因素进行得分计算,获得每一项因素的最终得分结果;
步骤S12,对水井进行测量以获取水井的调剖后油压数据、压降曲线数据、注水量数据和吸水剖面数据中的至少一种数据;基于获得的数据,建立水井的评价指标,所述评价指标包含四项因素,分别为调剖后油压、压降曲线、注水量和吸水剖面这四项因素中的至少一项;对所述因素进行得分计算,获得每一项因素的最终得分结果;
步骤S13,对井组进行测量以获取井组内油井的见效率数据、井组的增油量数据和井组的有效期数据;基于获得的数据,建立井组的评价指标,所述评价指标包含三项因素,分别为井组内油井的见效率、井组的增油量和井组的有效期;分别对所述三项因素进行得分计算,获得每一项因素的最终得分结果;
步骤S14,分别计算油井、水井、井组的总得分及单井组的综合得分,根据单井组的综合得分的高低进行排序,得到调剖效果动态评价结果。
在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中,评价指标中每一项因素的最终得分结果越高,表明该项因素对应的评价效果越好;例如在油井的评价指标中,调剖有效期这一因素的得分结果越高,表明油井的调剖有效期评价效果越好。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以井组为单位作为评价对象,将一个井组的整体调剖效果分成油井、水井、井组三个独立的方面去考虑,最终的调剖效果动态评价结果是同一井组内油井、水井、井组三方面评价结果的叠加,该方法全面、综合地反应了井组调剖效果的好坏。
在上述方法中,优选地,在步骤S12中,所述评价指标中的因素是与水井的数据种类相对应的,例如,获取的水井的数据种类仅为调剖后油压数据,则评价指标中的因素仅为调剖后油压。
在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在步骤S11中,所述调剖有效期和见效时间这两项因素的得分计算过程相同;这两项因素的得分计算,分别按照以下过程进行:
过程1,基于因素的实际数据,将该因素划分出一系列连续的时间段,对处于同一时间段内的油井,按照见效类型进行分类;
过程2,对同一时间段内同一见效类型的降水幅度和增油量分别进行统计;
过程3,对同一时间段内同一见效类型的降水幅度和增油量分别进行得分计算;
过程4,计算同一时间段内同一见效类型的几何平均值;
过程5,按照过程2-4的操作,分别计算同一时间段内各个见效类型的几何平均值,将同一时间段内各个见效类型对应的几何平均值进行叠加,得到该时间段的单组总分;按照上述操作,分别得到各个时间段的单组总分;
过程6,对各个时间段的单组总分分别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各个时间段的折算总分;
过程7,将各个时间段的折算总分分别乘以因素的权重,得到各个时间段的最终得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0030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