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抗感败毒口服液及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96363.5 | 申请日: | 2016-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199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31 |
发明(设计)人: | 李灵娟;王彬;李登云;李攀登;李小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牧翔动物药业有限公司;河南牧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78 | 分类号: | A61K36/78;A61K9/08;A61P29/00;A61P11/00 |
代理公司: | 郑州豫开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31 | 代理人: | 张智伟 |
地址: | 451162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败毒 口服液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兽用药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抗感败毒口服液及制备方法。每1000ml口服液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各药材制成:黄芩300~350g、栀子250~300g、板蓝根200~250g、连翘200~250g、绵马贯众200~250g、野菊花200~250g、柴胡200~250g、鱼腥草200~250g。本发明口服液通过近3年的研究应用,在防控家禽感冒发热方面疗效确切,可对病情进行有效防控,减少经济损失且成本较低,适合在家禽养殖中进行推广,弥补疫苗和其他药物的不足,解决养殖者的临床困扰。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兽用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感败毒口服液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家禽疫苗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家禽常见的病毒病几乎都可以使用疫苗免疫来预防,但季节变化、通风不良、转群等因素引起的温度变化经常引发家禽的感冒。而感冒之初,养殖者往往不能及时发现,从而导致病邪由表及里,引发家禽发热。肉鸡常见的临床表现为采食量下降、饮水减少、精神沉郁、羽毛凌乱、眼线拉长、眼脸发绀、鸡冠和肉髯发红或发绀;临床剖检可见家禽气管和喉头发红、肺脏充血或出血、心包积水、肝肾充血、肠道浆膜面血管怒张、肠道粘膜面充血或出血;尤其在肉鸡养殖的后期最为常见,此时家禽的死亡率也非常高,严重影响肉鸡的生产效益。蛋鸡常见产蛋下降、蛋壳质量差,甚至出现大量破蛋和软壳蛋,蛋鸡的死淘率也明显增加,由此带来的经济损失非常严重。
中兽医的主导思想是“治未病”,其传统思维通过“理、法、方、药”来实现辩证论治的思想。感冒发热在中医中属于外感病,中药方剂在临床中具有非常好的疗效,且药物在使用过程中的副作用非常小,且没有药物残留,对保障动物的食品安全非常有帮助,同时中医几千年的临床实践也证明,中药具有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独特优势,在实践中具有良好的市场应用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抗感败毒口服液及制备方法,目的是为了弥补现有疫苗和药品对家禽感染后引发的感冒发热防治效果的不足,解决临床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抗感败毒口服液(一种防治家禽感冒发热的中药口服液),每1000ml口服液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各药材制成:黄芩300~350g、栀子250~300g、板蓝根200~250g、连翘200~250g、绵马贯众200~250g、野菊花200~250g、柴胡200~250g、鱼腥草200~250g。
较好地,各药材的重量比为黄芩∶栀子∶板蓝根∶连翘∶绵马贯众∶野菊花∶柴胡∶鱼腥草为=1.5∶1.3∶1∶1∶1∶1∶1∶1。
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按所述重量配比称取各药材,粉碎,过筛(优选20~40目);
(2)取水(优选各药材总重量的6~10倍)加热至80~85℃,加入步骤(1)中过筛后的药材,恒温浸泡10~30分钟;
(3)将步骤(2)所得药液降温至45~50℃,调节pH至4.5~5.0,加入总酶活为40000-90000U的复合酶,搅拌均匀,酶解1~3h,然后升温至75~80℃进行酶灭活处理;所述复合酶为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果胶酶、淀粉酶、Viscozyme L复合酶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复配;
(4)将步骤(3)酶解后药液煎煮数次,合并煎煮滤液,离心处理得上清液;
(5)将步骤(4)所得上清液进行微滤、超滤;
(6)将步骤(5)超滤后滤液减压浓缩至60℃相对密度为1.08~1.10;
(7)将步骤(6)减压浓缩后药液加水定容至1000mL,然后灌装、灭菌即得抗感败毒口服液。
较好地,步骤(3)中,用质量分数为35~45%的柠檬酸水调节pH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牧翔动物药业有限公司;河南牧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河南牧翔动物药业有限公司;河南牧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9636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