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鼠气管插管方法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611090859.1 | 申请日: | 2016-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259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蔺兴遥;舒畅;李雪燕;吴国泰;张艳霞;刘永琦;任远;李金田 | 申请(专利权)人: | 甘肃中医药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D7/00 | 分类号: | A61D7/00;A61D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730010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鼠 气管 插管 方法 及其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气管插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大鼠气管插管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大鼠气管插管技术常用于大鼠气管给药、大鼠气管给药造模、大鼠肺功能测定以及与呼吸系统疾病相关的实验研究。大鼠相关模型复制以及大鼠肺功能检测时均要进行气管插管,气管插管技术直接影响动模型复制的成功率以及肺功能检测的成败,在整个实验过程中非常关键。
以往的气管插管方法多以盲插法和气管切开法为主。
盲插法易插入食管,成功率低,需要反复试插,容易损伤大鼠会咽部,导致分泌大量的粘液而影响给药,特别在测定肺功能时,粘液堵塞气管插管直接导致肺功能指标检测错误,盲插法造成创伤较大,容易造成感染,且创伤不易恢复,反而又给动物增加了病理状态,增加了整个实验过程的误差。
气管切开法需要切开大鼠的颈部皮肤,进行逐层分离暴露气管并切开气管,插管后绑紧,这种方法容易造成术后局部感染和一些并发症的发生,造成了二次创伤,且由于动物插管处理后不能长时间存活,不能进行延续性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鼠气管插管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气管插管方法对大鼠存在伤害、创伤以及实验结果有误差等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大鼠气管插管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麻醉后的大鼠仰卧位放置,固定大鼠四肢、头部,将大鼠上下颌拉开;
(2)通过适当大小的喉镜伸入大鼠口腔内暴露大鼠声门,趁其吸气的瞬间,将长为6~7cm的气管套管顺势插入大鼠气管;其中,在插入大鼠气管前,所述气管套管内插入细铁丝并注入一小节水柱,所述细铁丝远离套管插入大鼠气管方向的尾端绕成圆环状,所述细铁丝长度小于套管长度;
(3)观察套管内水柱的移动变化,若套管内水柱不动或猛烈喷出或吸入,说明插管进入食管,需要重新插管;若套管内水柱随动物呼吸频率有节奏的上下运动,说明插入气管。
优选地,在步骤(3)之后还包括步骤:
(4)在套管插入气管后,迅速拔出细铁丝,将预装有注射液的注射器连接在气管套管上,一次性推入气管,立即拔出套管,将大鼠直立,然后左右旋转1~2分钟,使注射液在大鼠肺内分布均匀。
优选地,在步骤(1)中,所述麻醉具体为:让大鼠吸入异氟烷进行麻醉,并通过夹尾无疼痛反应判定是否麻醉成功。
优选地,在步骤(1)中,所述大鼠上下颌拉开的方式为:通过一根橡皮筋勒在大鼠上齿,向前下方牵拉,用另一根橡皮筋勒住下齿向后上方牵拉。
优选地,在步骤(1)中,所述向后上方牵拉的角度为60°。
优选地,在步骤(2)中,所述喉镜为小动物专用喉镜;
所述大鼠声门的暴露操作具体为:手持所述喉镜伸入大鼠口腔内,喉镜开口向右下,喉镜背段向上抬轻轻顶起舌根后暴露大鼠声门。
优选地,在步骤(2)中,所述气管套管为去剪掉针头部分后的一次性使用静脉输液管。
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了一种大鼠气管插管方法的应用,该大鼠气管插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麻醉后的大鼠仰卧位放置,固定大鼠四肢、头部,将大鼠上下颌拉开;
(2)通过适当大小的喉镜伸入大鼠口腔内暴露大鼠声门,趁其吸气的瞬间,将长为6~7cm的气管套管顺势插入大鼠气管;其中,在插入大鼠气管前,所述气管套管内插入细铁丝并注入一小节水柱,所述细铁丝远离套管插入大鼠气管方向的尾端绕成圆环状,所述细铁丝长度小于套管长度;
(3)观察套管内水柱的移动变化,若套管内水柱不动或猛烈喷出或吸入,说明插管进入食管,需要重新插管;若套管内水柱随动物呼吸频率有节奏的上下运动,说明插入气管。
上述方法应用在大鼠气管给药、大鼠气管给药造模以及大鼠肺功能测定等情况下的气管插管。
本发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大鼠气管插管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麻醉后的大鼠仰卧位放置、固定,将大鼠上下颌拉开,通过喉镜暴露大鼠声门,将长为6~7cm的气管套管借助于喉镜的观察直接插入大鼠气管,即声门开合处;气管套管内插入细铁丝(对套管其支持作用)并注入一小节水柱;观察套管内水柱的移动变化,若套管内水柱不动或猛烈喷出或吸入,说明插管进入食管,需要重新插管;若套管内水柱随动物呼吸频率有节奏的上下运动,说明插入气管。
本发明是在小动物喉镜引导下进行的,采用小动物喉镜引导气管插管可避免切开大鼠的颈部皮肤进行逐层分离并暴露气管的方法,消除了大鼠的切开皮肤术后局部感染和一些并发症的诱因,避免了二次创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肃中医药大学,未经甘肃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9085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应变片胶水挤压装置
- 下一篇:一种便于安装和拆卸的涂泥机涂料接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