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双塔双循环脱硫的浆液喷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85819.8 | 申请日: | 2016-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9361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6 |
发明(设计)人: | 陈文瑞;郑永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龙净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14 | 分类号: | B01D53/14;B01D53/18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赵青朵 |
地址: | 364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双循环 脱硫 浆液 喷淋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双塔双循环脱硫的浆液喷淋系统,所述浆液喷淋系统增设了一条同时与一级吸收塔、二级吸收塔相连的第三喷淋管路;第三喷淋管路上设置有循环泵,循环泵的入口端设置有至少两台与一级吸收塔浆池相连的电动阀,至少两台与二级吸收塔浆池相连的电动阀;DSC控制装置设置于一级吸收塔的液位计、pH计、密度计和二级吸收塔的液位计、pH计、密度计的输出端,与第三喷淋管路上的电动阀连接,用以控制第三喷淋管路上电动阀的开启与关闭。本申请通过引入上述喷淋系统,实现两级吸收塔浆液的互通,并可以组成多种混流比例快速响应锅炉负荷变化、燃煤含硫量变化,保证脱硫系统的高效运行和低浓度排放,同时实现两级吸收塔的液位平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脱硫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双塔双循环脱硫的浆液喷淋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燃煤电厂烟气脱硫多数采用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技术,对于燃烧高硫煤的电厂,采用一级吸收塔很难达到超低排放标准 (SO2<35mg/Nm3)。因此,通常采用两级吸收塔,即一级吸收塔和二级吸收塔串联,烟气依次经过一级吸收塔和二级吸收塔两级脱硫,形成双塔双循环脱硫方式。
如图1所示,图1为现有技术中双塔双循环脱硫喷淋系统示意图;该喷淋系统包括:一级吸收塔11,液位计111,喷淋层114,除雾器 116;二级吸收塔12,液位计121,喷淋层124,除雾器125;喷淋管路21,电动阀211,循环泵212;喷淋管路23,电动阀231,电动阀 232。
具体的,两级吸收塔,即一级吸收塔11和二级吸收塔12串联,烟气依次经过一级吸收塔11和二级吸收塔12两级脱硫,形成双塔双循环脱硫方式。一级吸收塔11底部浆池设置有液位计111,用于检测一级吸收塔11浆池的液位;一级吸收塔11顶部设置了至少一层喷淋层114和除雾器116;除雾器116用于去除烟气中的液滴。一级吸收塔11设置了至少一条喷淋管路21,喷淋管路21设置了一台循环泵 212,循环泵212的进口连接一台电动阀211,循环泵212的出口与喷淋层114相连;一级吸收塔11底部的浆液依次经过电动阀211、循环泵212,进入喷淋层114向下喷淋石灰石浆液,与向上流动的烟气进行反应脱除烟气中的SO2。电动阀211、循环泵212、喷淋层114三者一一对应。
同理,二级吸收塔12底部浆池设置有液位计121,用于检测二级吸收塔12浆池的液位;二级吸收塔12顶部设置了至少一层喷淋层124 和除雾器125;除雾器125用于去除烟气中的液滴。二级吸收塔12设置了至少一层喷淋管路23,喷淋管路23设置了一台循环泵232,循环泵232的进口连接一台电动阀231,循环泵232的出口与喷淋层124 相连;二级吸收塔12底部的浆液依次经过电动阀231、循环泵232,进入喷淋层124向下喷淋石灰石浆液,与向上流动的烟气进行反应脱除烟气中的SO2。电动阀231、循环泵232、喷淋层124三者一一对应。
上述喷淋层管路21和喷淋层管路23相互独立运行,并不贯通。也就是说,一级吸收塔11底部浆池只能通过喷淋层管路21在一级吸收塔11内循环;二级吸收塔12底部浆池只能通过喷淋层管路23在二级吸收塔12内循环。
传统双塔双循环脱硫,烟气首先经过一级循环,循环浆液pH控制在4.6~5.2,此级循环的主要功能是保证优异的亚硫酸钙氧化效果和充足的石膏结晶时间。经过一级循环的烟气直接进入二级循环,此级循环实现主要的脱硫洗涤过程,由于不用考虑氧化结晶的问题,所以 pH可以控制在非常高的水平,达到5.8~6.4,并可以大大降低循环浆液量。
以上所述传统双塔双循环脱硫的喷淋系统存在两个明显的缺点:
一是对锅炉负荷及燃煤含硫量的短时大幅变化适应性不足。在锅炉负荷或燃煤含硫量突然快速大幅变化时,传统双塔双循环脱硫工艺反应存在滞后,需经历以下过程:
a)提升石灰石浆液供浆流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龙净环保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福建龙净环保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8581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