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富硒马铃薯的种植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1065276.3 申请日: 2016-11-28
公开(公告)号: CN106717825A 公开(公告)日: 2017-05-31
发明(设计)人: 韦孺聪 申请(专利权)人: 韦孺聪
主分类号: A01G1/00 分类号: A01G1/00;C05G3/00;C05G1/00
代理公司: 南宁东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45117 代理人: 陈科恒,邓世江
地址: 530200 广西壮族自治*** 国省代码: 广西;4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马铃薯 种植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农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富硒马铃薯的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马铃薯,又名土豆、山药蛋、地蛋、洋芋、荷兰薯等,属茄科茄属块茎作物,是我国重要的粮菜兼用型农作物,其适应性强,产量高,营养丰富,素有“地下苹果”、“第二面包”、农民致富的“金蛋蛋”之称,且马铃薯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有助促进胃肠蠕动,疏通肠道、抗衰老的功效;是世界粮食市场上一种主要食品,而且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具有极大的开发价值。但用传统的种植技术栽种出来的马铃薯产量都不高,加之用现有种植方法栽种的马铃薯存在病虫害多、质量不佳等问题,致使马铃薯产量难以得到新的突破。

近年来,随着大家对健康生活的认知,富含硒元素的有机食品、尤其是蔬菜瓜果得到了大家的广泛青睐。据研究表明,在已知的化学元素中,硒是人体生长所必须的健康元素,其主要的功能作用为:1.具有很强的抗氧化能力;2.对某些致癌物有较强的拮抗作用;3.可以维持心血管系统的正常结构和功能,能够预防心血管病、保护视觉器官;4.能够保护修复营养细胞,具有解毒、排毒、抗污染特点;5.提高红细胞的携氧化能力,抗辐射;6.提高人体免疫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富硒马铃薯的种植方法,该种植方法有效缩短了马铃薯的发芽时间,并根据马铃薯的生长需求,合理施肥,即不会造成肥料流失,也提高了马铃薯的产量和质量,且富含人体所必需的硒元素。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富硒马铃薯的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定植前20-25天,选择无病、无伤口、表皮光滑新鲜、芽眼多、大小均匀的种薯,在室温15-20℃的屋角内用沙催芽,一层沙一层种薯;当萌芽露出0.5-0.7cm时切块,每个切块都要带有1-3个芽,每块种薯重量为25-35g;之后将切好的薯块放入质量分数为0.01-0.02%的硼酸或质量分数50-55%多菌灵500-600倍溶液中,浸泡7-11min,捞出沥水阴干,即可播种;

(2)播种前3-5天,选用肥沃的壤土或沙壤土地进行深耕整平,再用辛硫酸1︰10000倍溶液喷洒,防治地下害虫,之后将经过步骤(1)处理过的薯块进行播种,行距18-22cm,株距25-29cm,播种时薯块埋深为10-12cm;播种后应及时覆盖地膜,保温保湿;

(3)播种后3-5天,进行第一次追肥,每亩800-1000kg,追施1-2次;在花期时,进行第二次追肥,每亩500-600kg;

(4)播种后20天,即有苗露土,在冲苗处将地膜抠破放风,以防蒸苗;待苗长到10-12cm高时,将苗周围的膜用土压严,以保水压草;土豆生长的前期少浇水,待见花后再浇,每隔10天浇水一次,浇2-3 次水即可成熟,收获前10天停止浇水;

(5)在花期时,每8-10天按量灌施一次硒溶液;在结果期时,每5-6天喷施一次硒溶液,在成熟前15天停止喷施;

(6)防治蚜虫:在出苗后用质量分数10-12%吡虫林可湿性粉剂3000-4000 倍液喷雾2-3次;发现晚疫病中心病株时,用质量分数58-60%雷多米尔-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喷雾防治1-2次;

(7)植株大部分由绿转黄并逐渐枯萎,匍匐茎干缩易与块茎脱离,即可收获。

步骤(2)所述的地膜选用厚度0.007-0.009mm、宽度60-70cm覆盖。

步骤(3)所述第一次追肥,由以下重量百分比原料制成:牛粪100-200份、吲哚乙酸10-20份、荨麻叶茎粉5-9份、尿素8-10份、硅油10-15份、磷酸一氢钾6-8份、氯化钙4-6份、硼酸钠2-3份、大蒜汁20-30份。

步骤(3)所述第二次追肥,由以下重量百分比原料制成:牛粪200-300份、硝酸铈50-70份、尿素60-80份、碳酸铵40-60份、马兰草48-58份、腐败菜叶12-16份、秸秆150-200份、复合酶制剂100-200份、氯化钠15-25份;

所述复合酶制剂包括:甘露聚糖酶、纤维素酶和几丁质酶中的一种或几种。

步骤(5)所述喷施的硒溶液的制备方法是:将亚硒酸钠50-60mg兑水100-200kg,并不断搅拌10-12min,使其充分溶解于水中而成浓度为0.055-0.065%的硒溶液。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韦孺聪,未经韦孺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6527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