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永磁电机的效率寻优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061937.5 | 申请日: | 2016-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879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杨勇;苏建中;刘德超;喻小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明阳龙源电力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P6/08 | 分类号: | H02P6/08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44205 | 代理人: | 伍传松 |
地址: | 528437 广东省中山市火炬***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永磁 电机 效率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机控制领域,特别是涉及简易正弦波控制的永磁同步电机效率寻优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电机在不同负载或者转速下,电流矢量滞后于电压矢量的角度θa(本文称为超前角)不固定,且三者的关系难以解析。如图1所示,为电机绕组的反电动势和相电流,对于表贴式永磁同步电机,电流矢量Is和反电动势电压矢量Us角度同相位时是电机效率最高。因此需要一种算法根据当前的负载和转速在线调整使电流矢量和反电动势电压矢量角度同相位,如果能够知道当前的负载和转速下电流矢量和反电动势电压矢量角度θa,通过软件把生成的正弦波偏移θa就可以满足电机一直工作在能效最优的状态。
传统永磁同步电机的正弦波控制需要通过霍尔传感器或采样电阻采集相电流,经过后续处理电路进入处理器的模拟数字转换后,通过矢量分解实现电机能效的寻优控制。这种控制方式对于对成本要求比较苛刻的应用领域(比如家电)会增加成本,因此限制了简易正弦波控制算法在这些场合的应用。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永磁电机的效率寻优控制方法。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永磁电机的效率寻优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MCU通过捕获端口所采集电机转子的霍尔位置信号;(B)根据霍尔位置信号计算出电机旋转速度ω和转子的角度θ;(C)将给定速度ωref和电机实时旋转速度ω的差值通过速度PI环计算后产生正弦波的调制比M;(D)获取电流矢量滞后于电压矢量的超前角θa;(E)将转子的实时角度θ加上超前角θa后与正弦波的调制比M进行SVM空间矢量调制,产生电机需要的正弦波驱动信号Ua、Ub、Uc;(F)将正弦波驱动信号Ua、Ub、Uc加在电机绕组上使电机旋转。
进一步,所述步骤(D)中超前角θa通过二维表格查表获取,该二维表格的两个参量为电机转速N和调制比M。
所述二维表格的超前角θa试验标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被测电机工作在转速模式下,被测电机的测功机工作在转矩模式;(s2)维持被测电机转速不变,按一定步长增加测功机转矩直到允许的最大转矩,每次调节超前角θa并观测功率分析仪的输入功率,直到输入功率最小,记录在当前转速、转矩下对应的出的电压调制比M和超前角θa;(s3)按照一定步长增加转速直到允许的最大转速,每次在转速稳定之后重复步骤s2。
其中,所述步骤s2中电压调制比M等效于最优电压矢量大小|Us|。
此外,所述步骤(E)中转子的实时角度θ加上超前角θa时还增加有相位常量和/或误差变量。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降低驱动器采集相电流及矢量分解部分的硬件电路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2)最小单位电流下,电机可以输出最大的转矩,电机铜耗也最小。(3)方案简单,容易实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永磁同步电机的电流矢量和反电动势电压矢量波形图;
图2为本发明的简易正弦波控制原理框图;
图3为本发明的超前角二维查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所示,为本发明的一种永磁电机的效率寻优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MCU通过捕获端口所采集电机转子的霍尔位置信号;
(B)根据霍尔位置信号计算出电机旋转速度ω和转子的角度θ;
(C)将给定速度ωref和电机实时旋转速度ω的差值通过速度PI环计算后产生正弦波的调制比M;
(D)获取电流矢量滞后于电压矢量的超前角θa;
(E)将转子的实时角度θ加上超前角θa后与正弦波的调制比M进行SVM空间矢量调制,产生电机需要的正弦波驱动信号Ua、Ub、Uc;
(F)将正弦波驱动信号Ua、Ub、Uc加在电机绕组上使电机旋转。
进一步,所述步骤(D)中超前角θa通过二维表格查表获取,该二维表格的两个参量为电机转速N和调制比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明阳龙源电力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明阳龙源电力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6193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DSP的无菌检测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直流马达控制电路及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