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Na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53969.0 | 申请日: | 2016-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011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3 |
发明(设计)人: | 陈绍华;徐茂文;张琰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陆星智农科技有限公司;西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G45/12 | 分类号: | C01G45/12;H01M4/505;H01M10/054 |
代理公司: | 44394 深圳茂达智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夏龙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备 前驱体 聚乙烯吡咯烷酮 二甲基甲酰胺 对苯二甲酸 混合溶剂 加热反应 空气氛围 钠电池 乙醇 抽滤 锰源 钠源 煅烧 应用 | ||
1.一种Na2Mn3O7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一定量的钠源、锰源、对苯二甲酸和聚乙烯吡咯烷酮溶于乙醇与二甲基甲酰胺的混合溶剂,搅拌均匀;
S2加热反应;
S3自然冷却;
S4抽滤并干燥得到前驱体;
S5将前驱体升温至800-1100℃,在空气氛围下煅烧,获得Na2Mn3O7。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Na2Mn3O7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在160℃-200℃的条件下,热反应11至13小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Na2Mn3O7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钠源为硝酸钠、乙酸钠、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中的一种或多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Na2Mn3O7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锰源为氯化锰、乙酸锰或硝酸锰的水溶液。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Na2Mn3O7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苯二甲酸的浓度为0 .1mol/L,所述聚乙烯吡咯烷酮为分子量为10000,浓度为0 .01667mol/L。
6.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Na2Mn3O7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钠源、锰源和对苯二甲酸的摩尔比为2:1:3。
7.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Na2Mn3O7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中,先将前驱体升温至450℃,保温3小时,然后升温至800-1100℃,保温10小时。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Na2Mn3O7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5中,前驱体的升温速度为5℃/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陆星智农科技有限公司;西南大学,未经深圳市陆星智农科技有限公司;西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5396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