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实现多种合金钢棒材轧后控冷要求的轧钢生产线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19987.7 | 申请日: | 2016-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42416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6 |
发明(设计)人: | 吕鹏;王京瑶;陈立坤;马志勇;丁玉龙;杨勇强;王任全;刘炜;黄衍林;范思石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京诚瑞信长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37/76 | 分类号: | B21B37/76;B21B4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127 | 代理人: | 朱坤鹏,王春光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兴区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实现 多种 合金钢 棒材轧后控冷 要求 轧钢 生产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轧钢设备领域,具体的是一种可实现多种合金钢棒材轧后控冷要求的轧钢生产线。
背景技术
不同的合金钢长材对轧后控冷的工艺制度要求是截然不同的,比如轴承钢、弹簧钢轧后要求先快速冷却再低温缓冷,而齿轮钢轧后要求快速收集实现高温缓慢冷却,因此生产不同的合金钢种应该有不同的处理手段。但是目前的长材轧钢车间在轧后区域布置上比较单一,很难满足各类钢种的生产工艺要求,主要缺点如下:
1、现有的轧钢生产线,在轧后区域布置有水冷箱2、冷床5、定尺锯(含有第一锯6、第二锯7、第三锯8和第四锯9)、收集台等装置(如图1所示),高温缓冷材和低温缓冷材均采用相同的工艺路线,但是工艺布置和设备结构设计上主要是考虑满足能冷却至低温的要求,难以兼顾高温缓冷温度的要求。
2、有的生产线在冷床内增加了可快速横移的链条装置,但是导致冷床结构复杂,故障率高,而且维护困难,最终实际使用率不高。
3、为了达到较高的小时产量,冷床后设有4台定尺锯锯切定尺,但是锯区布置太长,增加了钢材通过时间,无法满足高温缓冷材对收集温度的要求。
发明内容
为了满足不同钢种轧后不同控冷工艺的要求,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实现多种合金钢棒材轧后控冷要求的轧钢生产线,该可实现多种合金钢棒材轧后控冷要求的轧钢生产线既可以满足高温缓冷材对较高收集温度的要求,又兼顾了低温缓冷材和常规冷却材的高产量要求。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实现多种合金钢棒材轧后控冷要求的轧钢生产线,包括依次连接的轧机、倍尺飞剪、冷床、第一锯和第二锯,该可实现多种合金钢棒材轧后控冷要求的轧钢生产线还包括用于轧件移动和冷却的热床,轧件在热床上的降温幅度小于轧件在冷床上的降温幅度,热床含有输入辊道、横移小车和输出辊道,热床的输入辊道位于倍尺飞剪和冷床的输入辊道之间,热床的输出辊道位于第一锯和第二锯之间。
该可实现多种合金钢棒材轧后控冷要求的轧钢生产线还包括水冷箱,水冷箱位于轧机和倍尺飞剪之间,该可实现多种合金钢棒材轧后控冷要求的轧钢生产线还包括依次设置在第二锯后的第三锯、第四锯、第一收集台和第二收集台,轧件在第一收集台上的降温幅度小于轧件在第二收集台上的降温幅度。
热床还含有能够将输入辊道上的轧件收集的摆动接料机构,摆动接料机构位于输入辊道和横移小车之间,摆动接料机构含有能够上下摆动的托架,当托架位于下极限位置时,托架能够收集来自于输入辊道的轧件;当托架由该下极限位置摆动至上极限位置时,横移小车横移至托架下方;当托架由该上极限位置摆动至该下极限位置的过程中,托架上收集摆放的轧件能够落在横移小车上。
托架一一对应的设置于输入辊道的间隔中,托架的一端与第一转轴连接固定,托架的另一端与驱动机构连接固定,托架上含有用于收集摆放轧件的第一摆放槽,当托架位于上极限位置时,该第一摆放槽的下端位置高于横移小车上表面的位置;当托架位于下极限位置时,该第一摆放槽的上端位置低于横移小车上表面的位置。
输入辊道上的辊子倾斜设置,热床还含有推料机构,该推料机构用于将输入辊道上的轧件推入摆动接料机构的托架上,推料机构位于摆动接料机构和输入辊道之间。
推料机构含有依次连接的推料头、传动连杆和驱动液压缸,推料头能够以第三转轴为轴上下摆动,驱动液压缸能够驱动传动连杆以第四转轴往复转动,当推料头向上摆动时能够将输入辊道上的轧件推入托架上。
该热床还含有能够将横移小车上的轧件转移至输出辊道上的卸料小车。
卸料小车含有卸料臂,卸料小车还含有用于使卸料臂以第二转轴为轴上下摆动的动力机构,当卸料臂由下极限位置摆动至上极限位置的过程中,卸料小车能够将横移小车上的轧件提升至卸料臂上,当卸料臂由上极限位置摆动至下极限位置的过程中,卸料小车能够使卸料臂上的轧件落在输出辊道上。
卸料臂含有依次连接的水平段和倾斜段,卸料臂的水平段上设有用于收集摆放轧件的第二摆放槽,当卸料臂位于下极限位置时,该水平段呈水平状态,该第二摆放槽的下表面的位置低于输出辊道上端面的位置;当卸料臂位于上极限位置时,该水平段向上倾斜,该第二摆放槽的下端的位置高于卸料小车上表面的位置。
卸料臂的水平段与动力机构连接,卸料臂的倾斜段与第二转轴连接,第二转轴的轴线方向与输出辊道上轧件的出料方向相同,卸料臂的水平段朝向摆动接料机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京诚瑞信长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京诚瑞信长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1998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提升带钢粗轧节奏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确定轧制中心线的方法及专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