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快速区分不同航空油品的装置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019640.2 | 申请日: | 2016-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888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9 |
发明(设计)人: | 谢园园;李海洋;陈平;花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27/62 | 分类号: | G01N27/62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马驰 |
地址: | 116023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品 航空 样品瓶 加热 采样装置 气体检测装置 分析系统 供气装置 特征谱图 载气 加热装置 出气 排出 蒸汽 尾气 分析 流出 携带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快速区分不同航空油品的装置和方法,所用分析系统包括航空油品采样装置、供气装置和气体检测装置。其中,航空油品采样装置包括样品瓶和加热装置。所述快速区分不同航空油品的方法是利用上述分析系统,将不同航空油品置于被加热的样品瓶中,由供气装置提供一定流量的载气,携带油品加热挥发出的蒸汽流出被加热的样品瓶,流出气的一部分直接进入气体检测装置进行分析,其余作为尾气排出。改变载气的流速以及采样装置中样品瓶的加热温度可以获得油品不同的特征谱图,利用其特征谱图可实现不同航空油品的准确区分,操作简单,分析准确,测定精度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快速区分不同航空油品的装置和方法,具体来说就是利用该分析装置将不同品种的航空油品加热挥发得到其挥发蒸汽,挥发出的蒸汽通过气体导管快速进入气体检测装置分析得到其特征谱图,最后利用其特征离谱实现不同航空油品区分的目的。
背景技术
飞机在不同的机场降落时,不同的机场会给飞机加注不同的润滑油,导致飞机内润滑油组分发生变化,润滑油组分的变化很可能会对飞机零部件的寿命造成不利影响。因此,一些新机型的维修手册上开始要求对润滑油的组分成分进行鉴定,以便在必要的情况下更换机油,比如波音747-800机型以及波音787机型。另外,在高空飞行时,机外气温通常都会下降到零下50℃,航空煤油的温度会降得很低,飞机上都加装有换热器,利用高温润滑油将航空煤油加热。然而,有时会发现,飞行之后,润滑油的总量会上升。因此需要测定润滑油中是否混进了航空煤油。类似的,也会要求对液压传动油品的组分进行区分鉴定。
目前,国内有实验室声称可以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的办法对润滑油的组分进行鉴定;然而,GC-MS方法比较复杂,耗时较长;另一方面,需要把样品寄去才行,但实际上邮寄样品肯定是来不及的。机场的维修任务需要快速检验,亦即:当晚飞进来的飞机,需要马上检测,第二天就必须得出结论,而不能等好几天得到测量的结果。所以,最理想的解决方案是不需要任何前处理,直接进样就能测出组分,当天即可得出结论。
本文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快速区分不同航空油品的装置和新方法。该方法以玻璃样品瓶为航空油品的加热场所,以一定温度加热油品,使之挥发出油品蒸汽,然后以一定流量的高纯氮气携带油品蒸汽进入气体检测装置即真空紫外灯离子源的正电离模式飞行时间质谱仪中进行电离分析。该方法有效解决了GC-MS分析方法的不足,实现了快速分析,不需要任何预浓缩、衍生化或洗脱步骤,为区分不同航空油品成分提供了一种简单快速、准确高效的检测手段和可靠数据。另外,该装置气路简单,成本低廉,便于操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快速区分不同航空油品的装置和方法。
一种快速区分不同航空油品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密闭的玻璃样品瓶、样品瓶加热模块、供气装置、温度控制仪和气体检测装置;
密闭的玻璃样品瓶上设有可拆卸的气体入口和气体出口;
所述供气装置包括载气气源、质量流量控制器以及载气导入管,载气气源内的气体经质量流量控制器通过载气导入管由气体入口通入玻璃样品瓶内;
玻璃样品瓶的气体出口与气体检测装置的气体进样口相连。
所述玻璃样品瓶为下端封闭、上端开口的中空玻璃管,上气体入口端利用可耐高温的硅胶垫密封,硅胶垫上插设有第一金属针头和第二金属针头;第一金属针头入口端与载气导入管密封连接,第二金属针头出口端经气体出口管与气体检测装置的气体进样管相连;
所述气体进样管连接于气体检测装置的气体进样口处,其为金属毛细管或石英毛细管,其外部设有电加热装置,可加热稳定至一定温度,避免油品蒸汽的冷凝吸附;
液态航空油品通过注射器穿过硅胶垫注入玻璃样品瓶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1964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