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胃泌素释放肽前体化学发光免疫检测试剂盒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018762.X | 申请日: | 2016-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555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6 |
发明(设计)人: | 龙峰;祝亮;牛越峰;高旭全;彭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亚辉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543 | 分类号: | G01N33/543;G01N33/57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胃泌素 释放 肽前体 化学 发光 免疫 检测 试剂盒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体外诊断免疫检测领域,具体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化学发光免疫检测胃泌素释放肽前体试剂盒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肺癌主要分为小细胞肺癌(SCLC)和非小细胞肺癌(NSCLC)。 NSCLC 约占肺癌的80%,包括大细胞癌、腺癌和鳞癌。相比NSCLC,由于SCLC 仅占肺癌的15 - 20%,因此不管是诊断还是治疗领域,SCLC 获得的关注度都较低。但SCLS 却是一种恶性化程度更高、病因更复杂的肿瘤,具有快速和侵袭性生长的特点,易发生广泛性坏死和淋巴结转移。
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作为小细胞肺癌(SCLC)新的标记物,具有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的特点,并可准确反映小细胞肺癌(SCLC)病情及对化疗的反应。因此,将对小细胞肺癌(SCLC)的诊断具有较高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率的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作为提示小细胞肺癌(SCLC)的血清肿瘤标志物,可为临床鉴定小细胞肺癌(SCLC)提供参考依据。胃泌素释放肽前体作为血清肿瘤标志物,不仅可用于小细胞肺癌(SCLC)的早期诊断,还有助于用于预后评估。
目前临床检测胃泌素释放肽前体的常见方法有酶联免疫吸附法、放射免疫分析法、酶促化学发光法,但这些方法都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
一、酶联免疫吸附法
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 被广泛应用,但该方法也存在着下述的不足之处:
(1) 使用12×8型、6×8型、8×12型或整板型96 孔专用微孔板作为抗原包被用具和反应容器,在使用时只能分成12 批次、6 批次、8 批次或整板一次使用,无法进行独立的、单人份的检测;
(2) 定量测定所用的试剂种类较多,每一种检测试剂都要用试剂瓶来盛装,并且每使用一种试剂时都需要更换吸液嘴来分别加注到微孔板的微孔中,不但试剂瓶种类多,加注试剂的操作也极为繁琐;
(3) 缺少对检测信息的相应标注,只能通过查看试剂盒外包装盒的标识才能了解或知悉检测试剂的生产批号及有效期信息,而且所知悉的信息在检测过程中不受控,具有很大的随意性;
(4) 检测试剂在检测过程中处于开放的空间,容易引起各种试剂之间的交叉污染而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5) 检测过程多采用手工操作,试剂或样本的加量不很精确,操作过程极为繁琐和复杂,容易发生操作差错,检测结果的准确度和精密度较差;
(6) 在检测项目成套试剂的数量配置及使用上均为项目数×48/96人份,如果需要检测10 个项目,则试剂的配置及使用数须为10×48/96人份,如果只有一份样本需要检测10 个不同的项目,也需要配置10×48/96人份的试剂,存在着不够经济合理的缺点。
二、放射免疫分析法
放射免疫分析方法放射性污染大、加样步骤繁琐、操作复杂、操作时间长、测定结果不稳定、试剂保存时间短、试剂盒操作自动化程度低、配套仪器价格昂贵等不足之处。
三、化学发光法
化学发光法按发光原理可分为直接化学发光和酶促化学发光。
酶促化学发光主要有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和碱性磷酸酶两种,但都有一定的局限性,辣根过氧化物酶主要缺点为:鲁米诺在没有辣根过氧化物酶存在情况下,也会被H2O2氧化自身发光,本底相对较高,影响信噪比,反应动力学复杂,影响因素多,结果不够稳定,要得到灵敏度高且平台期长的底物不容易。碱性磷酸酶主要缺点为:底物达到平台期的时间长,底物成本高,导致检测成本高,患者负担重。
吖啶酯作为标记物的直接化学发光相比酶促化学发光具有明细优势,主要表现在:反应不需要催化剂,只要碱性环境即可进行,反应迅速,背景发光低,信噪比高,干扰因素少,试剂稳定性好,可以两点定标,体系简单,激发液成本低,吖啶酯易与蛋白质联结,且联结后光子产率不减少。
发明内容
目前胃泌素释放肽前体检测技术存在以下缺点:检测成本高、检测灵敏度低、检测线性范围窄、重现性低、不能定量、操作复杂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亚辉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亚辉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1876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