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促进杏鲍菇二次出菇的调理液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017134.X | 申请日: | 2016-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180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迟桂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威海印九红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 |
主分类号: | A01G1/04 | 分类号: | A01G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42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促进 杏鲍菇 二次 调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食用菌的栽培用栽培料及栽培方法,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促进杏鲍菇二次出菇的调理液及方法。
背景技术
杏鲍菇又名刺芹侧耳,是欧洲南部,非洲北部以及中亚地区高山、草原、沙漠地带的一种品质优良的大型伞菌。肉肥厚,质地脆嫩,且具有杏仁香味,是高档的食用菌,具有的很高的食用和理疗作用。
目前采用的商业栽培模式主要为工厂化栽培,出菇模式为一潮出菇制,鲜菇产量水平为生物学产量42%。但随着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杏鲍菇将最终由高档菇降格为大众化的消费品,价格趋于平民化,真正走向大众餐桌,而现有的栽培模式下的产量水平将不能维持企业的生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促进杏鲍菇二次出菇的调理液,其能够使杏鲍菇在一次出菇后,再二次出菇。
本发明是基于发明人的下列发现而完成的:
发明人发现,在现有工厂化栽培条件下,采摘完一潮菇后,经过合理的人工调控,可以再出一潮菇,从而使得商业产量翻倍。
由此,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促进杏鲍菇二次出菇的调理液,每1000ml水溶液中包括:
VB917-20mg、KH2PO485-107mg、MgSO475-100mg、精简蛋白胨55-80mg、尿素90-120mg。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调理液中,每1000ml水溶液中还包括:生长调节剂18-30mg。
其中,所述生长调节剂是由杏鲍菇菇柄碎屑(简称下脚料)浸提得到。具体是将下脚料与水按1∶1的重量比混合,并加入适量95%的酒精浸泡,过滤上清液得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选用每10公斤下脚料粉碎,加水10公斤、95%医用酒精500ml,浸泡24小时,过滤得上清液而获得所述生长调节剂。
在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前述调理液在促进杏鲍菇二次出菇中的用途。
在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促进杏鲍菇二次出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向经过一次出菇后的杏鲍菇菌包中输入前述使杏鲍菇二次出菇的调理液;
(2)将所述菌包置于适于出菇的条件下,以便获得二次出菇的杏鲍菇。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在步骤(1)中所述调理液以小流量慢输入的方式输入,具体为以30-35mL/s的流量输入,优选33.4mL/s,这样有利于输入的液体在菌包中的有效吸收并最大程度的保护菌丝体少受伤害,加快菌包恢复,由此可以有效地补充杏鲍菇正常生长发育所需的生理含水量,以尽快恢复菌丝活力。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在步骤(1)中输入所述调理液后调节所述菌包中的含水量至50-55%。由此可以有效调节菌包菌丝体的活力至最佳,达到最优的二次出菇需求。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在步骤(1)前还包括手掰采收所述杏鲍菇的第一潮菇后,清理所述菌包表面。本发明将通常使用的刀割采菇法改为手掰采菇法,这样既可提高采菇速度,又能保持菌包袋口的完整。优选地,所述清理所述菌包表面包括:结合掻菌清理所述菌包表面的死菇蕾和病斑菌皮,由此可以清洁菌块表层。其中,掻菌为将菌块表面老菌皮和上潮残留菇体清除,并刺激菌包表层菌丝从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化。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步骤(2)中所述适于出菇的条件包括:调控菇房温度17-22℃、空气相对湿度70-85%、遮光率80-90%条件下培菌5-7天,由此可以调理所述菌包生长,恢复菌丝活力。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步骤(2)中所述适于出菇的条件还包括:调节菇房温度10-14℃、空气相对湿度87-95%、光照强度450-1500勒克斯、CO2浓度为0.5%-0.7%,保持1-3天,以使杏鲍菇催蕾。优选地,催蕾期间的所述菇房温度与步骤(2)中培菌期间的所述菇房温度相比,降低8-12℃,发明人意外地发现,这样更利于催蕾。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步骤(2)中所述适于出菇的条件进一步包括:菇蕾开始膨大时降低菇房的空气相对湿度至75-85%,CO2浓度调节至0.8-2.2%,温度控制在13-18℃,保持5-7天,直至所述杏鲍菇二次出菇的子实体采收。其中,CO2浓度调节具体是在菇蕾生长前期将CO2浓度由0.8%逐步调控至2.2%,保持1-2天,菇蕾生长后期再将CO2浓度逐步回控至0.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威海印九红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未经威海印九红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1713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