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横移换模台车及其换模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014140.X | 申请日: | 2016-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346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陆辰钊;范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智石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4 | 分类号: | B21D37/14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张惠忠 |
地址: | 214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横移换模 台车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横移换模台车及其换模方法,包括台车车体,台车车体包括承载面和底架,台车车体上配备用于控制换模过程的电气控制系统,台车车体两端设有安装座,安装座与台车车体之间连接有升降机构,安装座上设有移模臂,移模臂与安装座之间连接有水平平移机构,移模臂的横截面呈L型,模具的两侧均设有与移模臂相适配的肩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先通过升降机构把模具抬起来,再通过平移机构将模具移动到台车上,整个过程中模具的底面与工作台和台车之间没有发生任何摩擦,而且换模过程平稳,而且节约了换模时间,提高了换模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冲压机换模作业配套设备,涉及一种可横移换模台车及其换模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的塑胶行业中, 在更换模具时只能通过起重机和人力来更换模具。起重机更换模具时容易发生歪拉斜吊的违章操作, 钢丝绳在拉动过程中也容易发生模具损伤机床设备的情况。另一方面由于拉动距离很难控制, 操作人员完全凭自己的感觉进行操作, 极易造成用力不当而使模具滑落地面伤人的事故。 此外, 通过人力移动大型模具十分费时费力。
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220164757.0,公开的一种可横移换模台车主要包括过渡换模台、 电器控制柜、 导轨、 换模平台和气动定位组件。在大型注塑机的机体旁设有导轨, 在导轨的首端设有气动定位组件。气动定位组件包括双圆滚子、 滚子定位座和一组撞块, 双圆滚子安装在滚子定位座内, 双圆滚子两端安装轴承, 撞块安装在滚子定位座两侧。所述换模平台包括车轮、 轮轴、 第一变频减速电机、 第一链轮、 第一链条、 第一车体、 第一轴承座板和一组第一滚辊, 所述第一车体上安装第一轴承座板, 第一轴承座板上安装一组第一滚辊。所述第一滚辊末端连接第一链轮, 每两个第一链轮通过一个第一链条连接。所述第一变频减速电机通过第一端面法兰安装在第一轴承座板上。所述第一变频减速电机上的第一输出轴套与第一滚辊通过第一键连接成一体。所述第一车体前端连接机座支承, 机座支承上安装汽缸座, 汽缸座上连接汽缸, 所述汽缸内连接定位销, 汽缸通过活塞杆的运动来控制定位销移动。
其虽然具有以下优点:结构简单、 紧凑, 合理 ; 能够自动地实现快速换模, 减少了更换模具时存在的不安全性和更换时间, 减轻了工人的工作负担。
但是其缺点在于:传动结构复杂。
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0920293345.5,公开了一种快速换模系统台车,其特征在于包括:三个并排设置的移模支臂,移模支臂的前端用于安放冲压模具,中间的移模支臂的一侧设有模具牵引棒,模具牵引棒的后端通过牵引棒和链条连接,链条的后端套装在主动齿轮上,前端套装在从动齿轮上,气动马达通过减速器驱动主动齿轮,气动马达固定在中间的移模支臂的后端。
其虽然具有以下优点: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与冲压模具连接牢固可靠,能在水平方向上推拉冲压模具,实现了模具自动进出冲床的装置,降低了安全隐患,提高了作业效率。
但是其缺点是:模具在离开工作台时,是被硬拉到换模台车上的,容易对模具造成磨损。
发明内容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可以避免磨损模具的可横移换模台车及其换模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智石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智石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1414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