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雷达杂波图检测门限自适应设置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13641.6 | 申请日: | 2016-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4639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7 |
发明(设计)人: | 任伦;蔡兴雨;朱思桥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电子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S7/292 | 分类号: | G01S7/292;G01S7/35 |
代理公司: | 西北工业大学专利中心 61204 | 代理人: | 刘新琼 |
地址: | 710100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检测 门限 区域设置 自适应设置 雷达杂波 杂波 雷达 检测区域 门限系数 虚警 概率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雷达杂波图检测门限自适应设置方法,该方法可对不同区域设置不同的检测门限系数,从而在强杂波区域设置较高的检测门限,已达到降低虚警的目的,同时在弱杂波区域设置较低的检测门限,以提高该区域的检测概率。从雷达整个检测区域考虑,雷达的检测性能得到较大改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雷达目标检测技术领域,涉及雷达杂波图检测新方法;通过该杂波图检测门限自适应设置方法,实现了雷达杂波图检测门限的精细调整,减小了抑制局部强杂波带来的检测损失。
背景技术
杂波图技术实际是采用“时间单元”平均恒虚警率的处理方法,在时间维上求平均值,这时将雷达周围的二维平面分成许多方位距离单元,把方位距离单元的接收信号存入一个存储器中,每个存储单元对应一个方位距离单元,并且随着天线的扫描每个单元存储的信号进行递推更新,这就得到幅度杂波图。
杂波图检测基本原理如图1所示,空间单元里存储的是天线多次扫描所得结果的加权平均值,以此作为杂波当前平均值的估计值。图中,k为权值系数,k的取值要使得估计值比较平稳,一般取k=1/8,将新接收到的杂波模值乘以k,再加上原来存储值的1-k倍,得到最新的杂波估计值。c为门限系数,以杂波估计值与门限系数的乘积作为最终的检测门限。
上述杂波图检测方式对于局部存在强杂波干扰的环境,为了抑制局部强杂波带来的高虚警,需要将门限系数c提高,以此增大检测门限,降低虚警。但是该处理方式导致检测概率的降低,对于杂波较弱的区域来说,带来了不必要的检测损失。
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自适应的杂波图检测门限设置方法,该方法可对不同区域设置不同的检测门限系数,从而在强杂波区域设置较高的检测门限,已达到降低虚警的目的,同时在弱杂波区域设置较低的检测门限,以提高该区域的检测概率。从雷达整个检测区域考虑,雷达的检测性能得到较大改善。
发明内容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出一种雷达杂波图检测门限自适应设置方法。
技术方案
一种雷达杂波图检测门限自适应设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步骤1:将雷达探测区域划分为若干个子区域;
步骤2:对子区域进行量化,量化时可采用计算子区域的水平投影面积或者空间体积;
步骤3:计算各子区域内的点迹密度L,计算时使用子区域点数除以该子区域对应的量化值;
步骤4:设置点迹密度门限上限M,设置点迹密度门限下限N,其中M≥N;所述点迹密度门限上限为根据雷达虚警概率计算出最大点迹数量,然后用该值除以整个检测区域的量化值;所述的点迹密度门限下限为将降低雷达虚警概率,根据降低后的虚警概率计算出最大点迹数量,然后用该值除以整个检测区域的量化值;
步骤5:将各子区域内的点迹密度L与点迹密度门限值进行比较:当L≥M,则增大该区域内杂波图检测门限系数c,提高杂波图检测门限;当L≤N,则减小该区域内杂波图检测门限系数c;
步骤6:设置最大杂波图门限系数值cmax,当杂波图门限系数值大于等于cmax时,不再增加;设置最小杂波图门限系数值cmin,当杂波图门限系数值小于等于cmin时,不再减小。
步骤1中按照方位、俯仰、距离三个维度根据需要任意组合进行划分。
步骤4中可设置多个点迹密度门限上限或点迹密度门限下限。
有益效果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对杂波图检测门限进行精细调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电子工程研究所,未经西安电子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1364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