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从多个大麦品种中筛选磷高效率利用品种的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1012032.9 申请日: 2016-11-17
公开(公告)号: CN106718718A 公开(公告)日: 2017-05-31
发明(设计)人: 孟亚雄;王化俊;任盼荣;汪军成;姚立荣;李葆春;马小乐;杨轲;司二静 申请(专利权)人: 甘肃农业大学
主分类号: A01G31/00 分类号: A01G31/00
代理公司: 甘肃省知识产权事务中心62100 代理人: 孙惠娜
地址: 730070 *** 国省代码: 甘肃;6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大麦 品种 筛选 高效率 利用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大麦栽培与育种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从多个大麦品种中筛选磷高效率利用品种的方法。

背景技术

大麦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农作物之一,距今已有数千年的栽培历史,是种植面积最大的粮食作物之一。全世界大麦播种面积在1970年代末约9600万公顷(24600万),年产量近18000万公吨,其播种面积和总产量仅次于小麦,水稻,玉米,居谷类作物第4位,主要作饲料,粮食,啤酒工业及医药工业原料和保健食品。大麦也是我国主要种植物之一,我国大麦的分布在栽培作物中最广泛,但主要产区相对集中,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和青藏高原。近年来,随着我国啤酒工业的迅猛发展,对啤酒大麦的需求越来越大。由于磷是植物生长必需的营养元素,也是植物体内重要化合物的组成成分,又以多种方式参加植物体内的各种生理和代谢过程,为了保证作物高产和稳产,就必须大量施用磷肥。但磷肥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在大麦的生产过程中为了提高产量而提高磷肥的施用量,不仅浪费资源,又会带来很多环境问题。因此,筛选和培育耐低磷、磷高效率大麦新品种将是解决这些问题的理想途径。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从多个大麦品种中筛选磷高效率利用品种的方法,通过全生育期砂培和苗期水培的结合,建立大麦可靠、简便的磷利用效率高的品种的筛选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从多个大麦品种中筛选磷高效率利用品种的方法,该筛选方法具体按以下步骤进行:

a)挑选饱满、籽粒大小一致的需要进行筛选的大麦品种,分别摆放在铺有滤纸的培养皿中,在光照培养箱中萌发至生根的幼苗;

b)砂培初筛:从步骤a)的每个大麦品种幼苗中挑选出2n株生长一致的幼苗,并将每个品种的幼苗分为两组,用两种不同磷浓度的营养液分别浇灌两组幼苗,直至大麦成熟;

c)分别测定每个品种的两组砂培苗的株高、穗粒数和千粒重,然后按相对性状值=低磷处理的测定值÷正常磷处理的测定值,计算每个品种的相对株高、相对穗粒数和相对千粒重;将计算得到每个大麦品种的相对性状进行排序,综合各相对性状值排名最终筛选出相对株高、相对穗粒数和相对千粒重三个指标数值综合最高的2-4个大麦品种为磷高效率利用品种,筛选出相对株高、相对穗粒数和相对千粒重三个指标数值综合最低的2-4个品种为磷利用效率较低的品种作为对照;

d)将步骤c)筛选出的磷高效率利用品种和磷低效率利用品种按步骤a)的方法萌发至生根的复筛幼苗,选取长势一致的2n株复筛幼苗,将每个品种的复筛幼苗分为两组,用两种不同磷浓度的营养液分别对两组复筛幼苗进行水培,培养三周后分别测定每个品种两组水培苗的干物质重、磷含量、叶绿素含量,然后按相对性状值=低磷处理的测定值÷正常磷处理的测定值,计算每个品种的相对干物质重、相对磷含量、相对叶绿素含量;

e)根据计算得出的多个大麦品种的相对干物质重、相对磷含量和相对叶绿素含量进行排序,综合各相对性状值排名最终筛选出相对干物质重、相对磷含量和相对叶绿素含量三个指标综合最高的1个大麦品种为磷利用效率相对最高的品种。

所述步骤b)中砂培试验容器采用29cm×19cm塑料盆,栽培基质由体积比1︰1的沙子和蛭石组成。

所述步骤b)中一组幼苗浇灌低磷水平的营养液,另一组幼苗浇灌正常磷水平的营养液;每隔一周用营养液浇灌一次,每次每盆浇灌营养液500mL,营养液浇后三天浇水一次,每次每盆浇水500mL。

所述步骤d)中的水培的方法为,用涂有防锈漆的铁丝将育苗盘底部朝上固定在周转箱上,移栽复筛幼苗置于育苗盘孔中,加水至与育苗盘底部相平;其中一组复筛幼苗浇灌低磷水平的营养液,另一组复筛幼苗浇灌正常磷水平的营养液,光照时间白天12h,夜间12h,白天最高温度32℃,夜间最低温度27℃;培养期间每天用浓度为1mol/L 的盐酸或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培养液pH值至6.5,每两天更换一次营养液。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肃农业大学,未经甘肃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1203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