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C5/C10共聚树脂的制备方法及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11835.2 | 申请日: | 2016-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9997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2 |
发明(设计)人: | 王斌;孙向东;贾立朋 | 申请(专利权)人: | 恒河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宁波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C08F240/00 | 分类号: | C08F240/00;C08F4/14 |
代理公司: | 上海泰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33 | 代理人: | 黄志达 |
地址: | 315200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合配料 共聚树脂 聚合液 制备 后处理 脱溶剂 溶剂 造粒 催化剂 脱水 | ||
本发明涉及一种C5/C10共聚树脂的制备方法及其装置,将C5馏分与C10馏分混合获得聚合配料A,然后脱水使聚合配料A的水含量≤200ppm;溶剂中加入聚合配料A、Friedel‑Crafts催化剂,先在‑20~10℃条件下反应0.5~1.5h,然后在‑5~15℃下,反应0.5~1.5h,最后在10~50℃下,反应0.5~2h,得到聚合液;将上述聚合液进行后处理,然后脱溶剂、造粒,即得。本方法工艺简便,适用多种类型C5及C10原料,可操作性强,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石油树脂的制备及制备所用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一种C5/C10共聚树脂的制备方法及其装置。
背景技术
石油树脂是以乙烯装置的副产物C5、C9馏分等为主要原料,经催化聚合或自由基聚合得到的固态或粘稠状液态的中低相对分子量聚合物。按树脂构成的单体和分子结构,可大致分为芳烃石油树脂、脂肪族石油树脂及脂环族石油树脂等。
乙烯副产C5馏分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树脂合成,其中间戊二烯(PD)、环戊二烯(CPD)等为石油树脂合成中的主要单体。乙烯副产C10馏分,亦即C10抽余油,为裂解萘馏分提取萘后获得,其中含有茚(Indene)、甲基茚(Methyl-Indene)、甲基苯乙烯(Methyl-Styrene)、萘、甲基萘等适用于合成的芳烃单体,这些芳烃单体都含有大共轭电子云结构,容易与某些拥有亲电基团单体进行共聚;此外芳环也是一个理想亲电取代反应底物,易在芳环上引入各类极性基团进行化学改性。
专利CN94110604.7提供了一种采用液体复合三氯化铝双阳离子络合物(LAL)作催化剂,以富含苯乙烯、茚的C9馏分为原料制备11#色,可用于橡胶轮胎行业的苯乙烯-茚树脂的方法;吕景峰等提及了利用石油裂解副产品C9生产软化点97℃,色号为12#的苯乙烯-茚树脂;US4113931提供了一种催化聚合制备茚树脂的连续生产工艺;专利US2285416提供一种适用于胶黏剂领域的苯并呋喃-茚共聚树脂的制备方法;US4603186提供一种低特性粘度的丙烯腈-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苯乙烯/苯乙烯-茚四元共聚物的制备方法;JP2014237620A提及高纯度茚及茚树脂的制备,但未详细介绍茚树脂制备工艺。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C5/C10共聚树脂的制备方法及其装置,本发明方法聚合条件温和,所得共聚石油树脂具有色相浅、适宜的软化点及优良的相容特性。
本发明的一种C5/C10共聚树脂的制备方法,包括:
(1)原料制备:
将C5馏分与C10馏分混合获得聚合配料A,然后脱水使聚合配料A的水含量≤200ppm;
(2)催化聚合
溶剂中加入聚合配料A、Friedel-Crafts催化剂,先在-20~10℃条件下反应0.5~1.5h,然后在-5~15℃下,反应0.5~1.5h,最后在10~50℃下,反应0.5~2h,得到聚合液;其中溶剂占总物料的30~60wt%,Friedel-Crafts催化剂占总物料质量0.2~2wt%;
(3)后处理、脱溶剂及造粒:
将上述聚合液进行后处理,然后脱溶剂、造粒,即得C5/C10共聚树脂。
所述步骤(1)C5馏分与C10馏分的质量比为1∶(0.1~10)。
C5馏分组分包括:3-甲基-1-丁烯、1-戊烯、2-甲基-1-丁烯、异戊二烯、反-2戊烯、顺-2-戊烯、2-甲基-2-丁烯、环戊二烯、顺-1,3-戊二烯、环戊烯等,组分含量为任意配比;
C10馏分的组分包括:苯乙烯、二甲苯、甲基苯乙烯、三甲苯、双环戊二烯、茚、甲基茚、萘等,组分含量为任意配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恒河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恒河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宁波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1183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