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变电站主噪声设备隔声罩隔声量测试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11647.X | 申请日: | 2016-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555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0 |
发明(设计)人: | 倪园;周兵;杜杰伟;张建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9/11 | 分类号: | G01N29/11 |
代理公司: | 北京工信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6 | 代理人: | 郭一斐 |
地址: | 10019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电站 噪声 设备 隔声罩 隔声量 测试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电站主噪声设备隔声罩隔声量测试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在隔声罩内部主噪声设备的表面和隔声罩外部表面分别设置至少一个测点,并在每个测点位置布置振动加速度传感器;通过振动加速度传感器分别采集所述主噪声设备表面的第一振动加速度信号和隔声罩外部表面的第二振动加速度信号,并将所述第一振动加速度信号和第二振动加速度信号分别转化为第一电荷信号和第二电荷信号;利用数据采集分析系统基于格林函数法重构隔声罩内部和外部的声场;以及通过计算隔声罩内部和外部的平均声功率级得到隔声量,采用格林函数法重构隔声罩内部和外部的声场,并且利用数据采集分析系统测试隔声罩隔声量的大小,提高了测试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设备噪声测试技术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变电站主噪声设备隔声罩隔声量测试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针对变电站中主噪声设备的隔声罩(box-in)隔声量的测试评估,主要在出厂前采用声强法或者声压法测试隔声罩的声传递损失,即内部声源经过隔声罩后,声能量的衰减量,评价指标为入射声功率级LWi和出口处的透射声功率级LWt之差,可用TL表示为:
TL(dB)=10lgWi/Wp=LWi-LWt;
也可以采用声压级差来评估隔声量,即隔声罩内的声压级Lp1减去隔声罩外部的声压级Lp2,可用LD表示为:
LD=Lp1-Lp2=20lgP1/P2,
但两种方法存在一定的缺陷,导致测试精度不高。传统的声强法测试隔声罩的传递损失,采用声强仪扫描设备的表面,受到的影响因素较多,比如测试人员的扫描速度、扫描表面积、扫描角度等均会影响测试精度;传统的声压法在测试声压时受环境的影响因素较大,特别是背景噪声的影响,因为特高压变电站内声源较多,位置分散,且大部分属于工频电压和电流激发的可听噪声,频率成分相关性强。在测试现场,难以区分距离较近的相干声源单独激发的声功率贡献量,声学环境极其复杂,难以准确测量单个噪声源设备隔声罩的内外声压,因此会降低测试精度。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变电站主噪声设备隔声罩隔声量测试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在隔声罩内部主噪声设备的表面和隔声罩外部表面分别设置至少一个测点,并在每个测点位置布置振动加速度传感器;
利用所述振动加速度传感器分别采集所述主噪声设备表面的第一振动加速度信号和隔声罩外部表面的第二振动加速度信号,并将所述第一振动加速度信号和第二振动加速度信号分别转化为第一电荷信号和第二电荷信号;
利用数据采集分析系统基于格林函数法重构隔声罩内部和外部的声场;以及
通过计算隔声罩内部和外部的平均声功率级得到隔声量。
优选地,其中所述在隔声罩内部主噪声设备的表面的振动加速度传感器和隔声罩外部表面的振动加速度传感器在同一水平面上,并且同步进行测量。
优选地,其中所述第一振动加速度信号包括:主噪声设备表面的各个测点处的振动加速度信号。
优选地,其中所述第二振动加速度信号包括:隔声罩外部的各个测点处的振动加速度信号。
优选地,其中在计算平均声功率级中设定辐射因数阈值。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变电站主噪声设备隔声罩隔声量测试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未经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1164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