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尾巨桉木屑预处理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1011625.3 申请日: 2016-11-17
公开(公告)号: CN106699278A 公开(公告)日: 2017-05-24
发明(设计)人: 袁滨;柯丽娜;张志鸿;方捷生;林德峰;冯锦华 申请(专利权)人: 漳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主分类号: C05G1/00 分类号: C05G1/00;C05F17/00
代理公司: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5204 代理人: 李雁翔,姜谧
地址: 363000 福建省漳*** 国省代码: 福建;3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尾巨桉 木屑 预处理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木屑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尾巨桉木屑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桉树是桃金娘科桉树属的总称,是世界性的短周期工业原料林树种。我国南方地区十多年来大面积引进和种植了澳大利亚的尾巨桉等桉树品种,成为全球造纸原料的最大产地之一,据不完全统计,漳州市现有尾巨桉等桉树速丰林260多万亩,占林地面积的20%,是福建省最大的桉树速生丰产林基地。桉树因其材质富含芳香油等不利于食用菌生长的物质,一般认为用桉树木屑作为白背毛木耳栽培原料时,桉树木屑需在室外堆积,长时间反复淋水,直至木屑堆流出的水由酱油色变淡后才可使用。这种处理不仅需要消耗大量水资源,还会产生大量废水污染环境。近些年随着民众环保意识的增强,菇农的环保压力越来越大。鉴于此,有必要改进尾桉树木屑处理方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缺陷,提供一种尾巨桉木屑预处理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尾巨桉木屑预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尾巨桉木屑置于大棚内,形成高3~5m的木屑堆,然后淋水至木屑堆边缘有水即将流出;

(2)7~8d后,对上述淋水后的木屑堆进行第一次翻堆,第一次翻堆的同时进行补淋水,使木屑充分混合并再次形成高3~5m的木屑堆;

(3)在第一次翻堆后13~15d,对步骤(2)所得的木屑堆进行第二次翻堆,方式与第一次翻堆相同;

(4)在第二次翻堆后13~15d,进行1~2次翻堆,翻堆的间隔时间为13~15d,方式均与第一次翻堆相同,得到发酵木屑;

(5)将上述发酵木屑、麸皮、轻质碳酸钙和石灰以80~85∶12~16∶2~3∶0.4~0.6的质量比混合后,灭菌,制得白背毛木耳原种培养基;

(6)将上述发酵木屑、麸皮和轻质碳酸钙以83~86∶10~14∶2.5~3.5的质量比混合后,灭菌,制得白背毛木耳栽培培养基。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步骤(5)为:将上述发酵木屑、麸皮、轻质碳酸钙和石灰以82∶15∶2.5∶0.5的质量比混合后,灭菌,制得白背毛木耳原种培养基。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步骤(6)为:将上述发酵木屑、麸皮和轻质碳酸钙以85∶12∶3的质量比混合后,灭菌,制得白背毛木耳栽培培养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处理方法将尾巨桉木屑处理后可以替代常规的阔叶树杂木屑栽培白背毛木耳,毛木耳菌丝长势好,产量提高,且有利于环境保护。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的说明和描述。

实施例1:

1材料和方法

1.1材料

1.1.1试验菌种:白背毛木耳‘漳耳43-28’。

1.1.2材料:尾巨桉木屑、常规生产上应用的阔叶树杂木屑(对照)。

1.1.3原种配方:

尾巨桉木屑配方:发酵后的尾巨桉木屑82%,麸皮15%,轻质碳酸钙2.5%,石灰0.5%。

常规配方(对照):发酵后的杂木屑82%,麸皮15%,轻质碳酸钙2.5%,石灰0.5%。

1.1.4栽培料配方:

尾巨桉木屑配方:发酵后的尾巨桉木屑85%,麸皮12%,轻质碳酸钙3%。

常规配方(对照):发酵后的杂木屑85%,麸皮12%,轻质碳酸钙3%。

1.2试验方法

1.2.1尾巨桉木屑的发酵处理:包括如下步骤:

(1)将尾巨桉木屑置于大棚内,形成高3~5m的木屑堆,然后淋水至木屑堆边缘有水即将流出;

(2)7~8d后,对上述淋水后的木屑堆进行第一次翻堆,第一次翻堆的同时进行补淋水,使木屑充分混合并再次形成高3~5m的木屑堆;

(3)在第一次翻堆后13~15d,对步骤(2)所得的木屑堆进行第二次翻堆,方式与第一次翻堆相同;

(4)在第二次翻堆后13~15d,进行1~2次翻堆,翻堆的间隔时间为13~15d,方式均与第一次翻堆相同,得到发酵后的的尾巨桉木屑。

1.2.2杂木屑的发酵处理:按照常规方法对木屑进行发酵处理,即提前3个月以上购进杂木屑,一次性淋透水后在室外堆放日晒雨淋,期间还要不定期的补淋水。

1.2.3原种制作: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漳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未经漳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1162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