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甘草次酸修饰的载丹参酮相变型纳米超声造影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010616.2 | 申请日: | 2016-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297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张良珂;张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医科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49/22 | 分类号: | A61K49/22;A61K47/28;A61K9/16;A61K31/58;A61P3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016***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甘草 修饰 丹参 相变 纳米 超声 造影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药物领域,具体涉及甘草次酸修饰的载丹参酮相变型纳米超声造影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丹参是中医临床常用的中药之一,具有活血祛瘀、调经、止痛、安神等功效。丹参酮在丹参中含量较高,是丹参的主要有效成分,其药理作用极其广泛,不仅包括抗氧化作用、心血管药理作用、性激素作用、脑血管药理作用、抗菌消炎作用,还具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其抗肿瘤作用机制包括抑制肿瘤的生长和增值,抑制肿瘤的侵袭和迁移,以及与其他抗肿瘤药物产生的协同作用。目前市场上含丹参酮的制剂有复方丹参片,丹参酮胶囊和丹参酮II A磺酸钠注射液。但丹参酮几乎不溶于水,其普通口服制剂的生物利用度不高,注射剂的靶向作用效果差,影响了该药的治疗效果。所以进一步提高丹参酮的生物利用度以及对特定部位的靶向作用是丹参酮制剂急需解决的问题。
靶向给药系统是药剂学研究领域中的热点之一。靶向给药能够选择性的将药物输送至靶标位置,增加疗效的同时减少药物对正常组织的毒副作用。研究表明,肝细胞膜组分中含有大量甘草酸和甘草次酸(glycyrrhetinic acid,GA)特异结合位点,甘草次酸与该位点结合呈可饱和性,高度特异性。与大分子抗体相比,甘草次酸属于小分子物质,具有易修饰,低免疫原性,理化性质稳定,成本低等诸多优点,使其成为较理想的肝靶向载体。
在传统的临床实践中,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然而,诊断用造影剂和治疗用药的分别使用会带来用药的副作用叠加,贻误治疗时期以及增加患者用药痛苦等缺点。为此,在临床医生和科研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治疗诊断学(theranostics)作为一种新理念逐渐发展起来。治疗诊断学是一种将药物治疗与诊断相结合的手段,个性化地对病人同时实现治疗和诊断,可以提高诊断效率,减少对人体的毒副作用,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应用于诊断和治疗的试剂称为治疗诊断一体化试剂(theranostic agent),该类试剂能够实时诊断病情并同步进行治疗的独特优势使其成为治疗癌症的新策略。
近年来,为解决气态微泡造影剂粒径较大而不能穿过血管内皮细胞的问题,出现了一种液态氟碳纳米球。据报道,以脂质包裹高沸点液态氟碳全氟溴辛烷(Perfluoroctyl bromide,PFOB,沸点140℃)为内核的纳米球造影剂粒径小,具有可穿过血管内皮细胞到达血管外靶标;稳定性好,循环时间长;生物相容性好,无毒性,可用作分子探针等优点。但是,由于其通过聚集显影的原理,导致其超声显像效果与微泡相比有显著差距,显像效果不佳。因此,以低沸点的液态氟碳(如全氟戊烷、全氟己烷等)作为内核,制备一种相转变的纳米超声造影剂成为一种新策略,该相转变纳米超声造影剂可在一定条件下(加热,高能聚焦超声HIFU,低能聚焦超声LIFU)发生液——气相变产生微气泡而显像,显像效果明显。这种相变型纳米球既具备了PFOB纳米球粒径较小的优点,又能弥其超声显像效果差的缺陷,这样便可以解决超声分子影像学中的关键问题。
在本发明中所制备的甘草次酸修饰的载丹参酮相变型纳米超声造影剂粒径较小,可通过肿瘤部位EPR效应实现被动靶向。同时,修饰甘草次酸又可以实现对肝细胞的主动靶向,从而可降低该制剂的毒副作用,并增强丹参酮的疗效。另一方面,以脂质作为壳膜包裹低沸点液态氟碳的纳米球,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在一定条件下可通过液——气相变进行超声增强显像,当负载抗癌药物丹参酮之后可以实现对肿瘤的诊疗一体化,从而减少中间环节,大大提高效率,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气态微泡粒径较大(微米级)不能透过血管内皮间隙和液态氟碳PFOB纳米球聚集显影效果较差等问题,提供一种新的甘草次酸修饰的载丹参酮相变型纳米超声造影剂及其制备方法。该新型载药液——气相变脂质纳米球粒径较小,可通过肿瘤部位EPR效应实现被动靶向。同时,修饰甘草次酸又可以实现对肝的主动靶向,可降低该制剂的毒副作用,并增强药物的治疗作用。另一方面,以脂质作为壳膜包裹低沸点液态氟碳的纳米球,在一定条件下可通过液——气相变进行超声增强显影,效果优于PFOB纳米球的聚集显影。当负载抗癌药物丹参酮之后可以实现对肿瘤的诊疗一体化,从而减少中间环节,大大提高效率,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但本发明并不仅限于下述技术:
步骤1:称取适量的甘草次酸(GA),N-N-羟基琥珀酰亚胺(NHS),反应催化剂二环己基碳二亚胺(DCC)溶于有机溶剂,室温避光搅拌24h,得到活化甘草次酸活性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医科大学,未经重庆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1061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4G智能手机铝合金双拼印刷夹具
- 下一篇:一种自动冲贴PI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