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绕线圈加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09582.5 | 申请日: | 2016-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7473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7 |
发明(设计)人: | 周建刚;李永辉;陈大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41/066 | 分类号: | H01F41/066;H01F41/096;H01F41/082;H01F41/098 |
代理公司: | 44325 深圳众鼎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谭果林 |
地址: | 51811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滑轨 绕线模具 导料构件 滑轨移动 加工装置 绕线机构 输料组件 送料机构 绕线圈 支撑台 支撑 直线往复移动 自身中心轴线 不规则间隙 制作周期 第一端 上表面 平行 转动 加工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绕线圈加工装置,包括:送料机构,送料机构包括第一支撑台和输料组件,输料组件能够直线往复移动地设置在第一支撑台上;绕线机构,绕线机构包括第二支撑台、绕线模具组件、导料构件、两个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两个第一滑轨平行且间隔地固定在第二支撑台上,第二滑轨的两端分别设置在两个第一滑轨上,且第二滑轨能够沿第一滑轨移动,绕线模具组件能够沿第二滑轨移动地设置在第二滑轨上,且绕线模具组件能够绕自身中心轴线转动,导料构件的第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二支撑台上,导料构件的第二端与绕线模具组件的上表面接触。该装置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加工不规则间隙的线圈的制作周期长且成本高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线圈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绕线圈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号“CN102723190A”名称为“一种电感线圈的制作方法”,该发明描述了将金属片加工成两端带有引脚的长条片进行绕制成电感线圈,其中金属片是通过冲压、化学腐蚀、激光切割、放电加工或快慢走丝线割来完成。
中国专利申请公开号CN201310514205,名称为“一种线圈的制作方法”,该专利描述了导线和加固绝缘带同向异步绕制在骨架上,其中线圈为均为有规则的排布方式。
这种规则的线圈一般是通过绕制、线割、冲压等加工方式来制作,一般都是针对有固定间隙的线圈的常用制作方法。然而,这些加工方法若用来加工不规则间隙的线圈却有很大的难度。目前,加工不规则间隙的线圈多用数控CNC或者模具冲压成型的方法制作,制作周期长且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绕线圈加工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加工不规则间隙的线圈的制作周期长且成本高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绕线圈加工装置,包括:送料机构,送料机构包括第一支撑台和输料组件,输料组件能够直线往复移动地设置在第一支撑台上;绕线机构,绕线机构包括第二支撑台、绕线模具组件、导料构件、两个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两个第一滑轨平行且间隔地固定在第二支撑台上,第二滑轨的两端分别设置在两个第一滑轨上,且第二滑轨能够沿第一滑轨移动,绕线模具组件能够沿第二滑轨移动地设置在第二滑轨上,且绕线模具组件能够绕自身中心轴线转动,导料构件的第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二支撑台上,导料构件的第二端与绕线模具组件的上表面接触;其中,输料组件上的线料经导料构件导向后压入绕线模具组件上的模具通槽内以形成所需绕线圈。
可选地,送料机构还包括第三滑轨,第三滑轨固定在第一支撑台上,输料组件包括滑块、安装板和绕线筒,滑块能够移动地设置在第三滑轨上,安装板设置在滑块上,绕线筒能够绕自身轴线转动地设置在安装板上。
可选地,第三滑轨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三滑轨之间平行且间隔设置,且滑块的数量至少为两个,部分滑块设置在其中一个第三滑轨上,另一部分滑块设置在另一个第三滑轨上。
可选地,送料机构还包括用于限定安装板在第三滑轨上的移动范围的两个限位块,两个限位块分别位于安装板的两侧。
可选地,导料构件包括支撑块、悬梁和导向轴,支撑块固定在第二支撑台上,悬梁的第一端固定在支撑块上,导向轴设置在悬梁的第二端上,线料沿悬梁延伸。
可选地,悬梁上设置有护线结构,线料位于护线结构中。
可选地,导料构件还包括轴套和螺旋弹簧,悬梁的第二端开有安装孔,轴套安装在安装孔内,导向轴穿过轴套后通过螺母固定在悬梁上,螺旋弹簧套在导向轴上并压缩在导向轴和轴套之间。
可选地,绕线模具组件包括定位座及依次层叠设置的出料板、仿形板、导向板,定位座连接在第二滑轨上,出料板、仿形板和导向板均位于定位座的放置空间内,仿形板上开有所需绕线圈的线圈形状的模具通槽,导向板上开有与模具通槽相对且形状相同的导向通槽,且导向轴穿过导向通槽后延伸进模具通槽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0958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绕线焊接设备
- 下一篇:一种贴片安规电容芯片材料及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