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束控制部件、发光装置、面光源装置以及显示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610954329.0 | 申请日: | 2016-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893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8 |
发明(设计)人: | 山田恭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恩普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V13/04 | 分类号: | F21V13/04;G02F1/13357 |
代理公司: | 北京鸿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327 | 代理人: | 温剑,陈英俊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束 控制 部件 发光 装置 光源 以及 显示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控制从发光元件射出的光的配光的光束控制部件、具有该光束控制部件的发光装置、面光源装置以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在液晶显示装置或标志板等透射型图像显示装置中,有时使用直下型的面光源装置作为背光源。近年来,正在使用具有多个发光元件作为光源的直下型的面光源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直下型光源装置(面光源装置)具有:光源基板;多个光源(发光元件),其配置在光源基板上并射出蓝色光;以及波长转换片,其相对于多个光源隔着空气层配置,且包含荧光体或量子点等波长转换物质。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面光源装置中,若从光源射出的蓝色光射入波长转换片的内部,则蓝色的光的一部分被波长转换物质转换为红色光和绿色光。蓝色光、红色光以及绿色光混色为白色光,从波长转换片射出。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03533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面光源装置中使用了荧光体或量子点等的昂贵的波长转换物质,因此存在制造成本高的问题。
作为削减制造成本的方法,考虑组合使用出射光的颜色分别不同的多个发光元件,来代替使用用于生成三原色的波长转换物质。然而,在组合使用出射光的颜色分别不同多个发光元件的情况下,需要无颜色不均地混色。特别是在使面光源装置扁薄化或使发光元件(光源)宽间距化的情况下,难以充分混色,易产生颜色不均。
在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使用波长转换物质就能够抑制颜色不均的光束控制部件。另外,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具有该光束控制部件的发光装置、面光源装置、以及显示装置。
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光束控制部件控制从发光元件射出的光的配光,包括:入射面,其入射从发光元件射出的光;第一全反射面,其形成在隔着所述入射面与所述发光元件相对的位置,使从所述入射面入射的光的一部分向与所述发光元件的光轴大致垂直、且彼此相反的两个方向反射;两个导光部,其在隔着所述入射面和所述第一全反射面相对的位置,分别向远离所述入射面和所述第一全反射面的方向对从所述入射面入射的光的一部分和在所述第一全反射面反射的光进行导光;两个第二全反射面,其分别配置于所述两个导光部的端部,将包含所述光轴和与所述光轴相交且沿着所述两个导光部延伸的方向的第一虚拟直线的虚拟平面作为边界,以远离所述虚拟平面的方式,使在所述入射面入射且直接到达的光以临界角以上的角度入射并反射;以及两个出射面,其形成于所述两个导光部各自的外表面,使由所述导光部进行了导光的光分别向外部射出。
另外,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发光装置包括:发光元件;以及上述光束控制部件,其配置为与所述发光元件的光轴相交。
另外,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面光源装置包括:多个上述发光装置;以及光漫射板,其使从所述发光装置射出的光漫射并透射,多个所述发光装置以所述第一虚拟直线沿着第一方向的方式配置为发光装置列,所述发光装置列在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上配置有多列。
另外,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包括:上述面光源装置;以及被照射部件,其被照射从所述面光源装置射出的光。
发明效果
通过本发明,能够提供在将出射光的颜色分别不同的多个发光元件作为光源的情况下,无须使用波长转换物质就可以抑制颜色不均的光束控制部件。另外,能够提供具有该光束控制部件的、颜色不均较少的发光装置、面光源装置以及显示装置。
附图说明
图1A、图1B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面光源装置的结构的图。
图2是实施方式1的面光源装置的剖面图。
图3是实施方式1的发光装置的剖面图。
图4A~图4C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光束控制部件的结构的图。
图5A、图5B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光束控制部件的结构的图。
图6A、图6B是实施方式1的光束控制部件主体的立体图。
图7A~图7C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光束控制部件主体的结构的图。
图8A、图8B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光束控制部件主体的结构的图。
图9A、图9B是表示以30°的射出角度从发光元件射出并被光束控制部件控制的光在光漫射板和基板的到达位置的图。
图10A、图10B是以30°的射出角度从发光元件射出的光在发光装置中的光路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恩普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恩普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95432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