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后车门密封条接角压合机有效
申请号: | 201610890237.0 | 申请日: | 2016-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2622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1 |
发明(设计)人: | 张涛;王建斌;王铋波;尤忠林;邵冲;俞贤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海建新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14 | 分类号: | B29C45/14;B29C45/06;B29C45/6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609 浙江省宁波市宁海***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车门 密封条 接角压合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后车门密封条接角压合机,它包括机架(7)、工控系统(6)、转盘机构、注塑压合机构、多个接角压合模具(20)、开模翻转机构以及开模顶起机构;转盘机构连接在机架(7)的一端,工控系统(6)安装在机架(7)的另一端;注塑压合机构的一端与机架(7)连接,另一端与转盘机构的中心连接,注塑压合机构中的压头位于转盘机构上;多个接角压合模具(20)为分别针对各个接角的专用模具,每个接角压合模具(20)连接一个开模翻转机构和一个开模顶起机构。采用以上结构后,一个后车门密封条上所有的接角压合在同一台设备上实现,从而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同时也保证了产品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设备的技术领域,具体讲是一种汽车后车门密封条接角压合机。
背景技术
汽车密封系统是汽车制品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用于车门、车窗、车身、天窗、发动机箱和后备箱等部位,具有隔音、防尘、防渗水和减震等功能,它既起到保持和维护车内小环境的作用,又对车内的机电装置及附属物品起到保护作用。其中,汽车后车门密封条是用于后车门部位的密封条,它在工艺上需要分段成型,其中直条部分通常采用挤出模成型,而转角部件的密封条采用专用接角模模压并同时与直条部分粘接硫化压合,如附图1~附图5中所示,一个后车门密封条1包括了四个接角,分别如附图2所示的第一接角2、图3所示的第二接角3、图4所示的第三接角4和图5中所示的第四接角5,不难看出,这些接角均是形状复杂、具有各种凹凸面、倒扣等结构。接触部位的密封条除了要与车体保持密切配合接触外,还必须与相邻直条密封条中的槽、沟、中空封装孔、棱边、凸台等光滑过渡连接,由于其设计制造较为复杂,通常采用专用接角模具模压成型。而且,现有技术中,这种接角与直条部分密封条的压合,通常是一个一个的进行压合,因此,它存在的缺点是:由于一条后车门密封条上就具备了四个接角,而密封条装夹到模具上进行一次压合后再拆下到下一个工位进行下一个接角的压合,以此类推,完成一条完整的成品后车门密封条,花费的时间、人工都很巨大,而且生产效率极其低下;另外,本身密封条的结构就非常复杂,这些接角的形状更是复杂,接角要与密封条中的槽、沟、中空封装孔、棱边、凸台等光滑过渡连接,这对压合的定位高要非常高,但是,当密封条在完成一个接角的压合后从模具内拆下又进行下一次的装夹,将使定位基准发生偏差,因此,会大大影响产品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既能提高生产效率,又能保证产品质量的汽车后车门密封条接角压合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汽车后车门密封条接角压合机,它包括机架、工控系统、转盘机构、注塑压合机构、多个接角压合模具、用于将接角压合模具中的上模翻转打开的开模翻转机构以及用于顶起上模和开模翻转机构的开模顶起机构;所述的转盘机构连接在机架的一端,工控系统安装在机架的另一端;所述的注塑压合机构的一端与机架连接,另一端与转盘机构的中心连接,注塑压合机构中的压头位于转盘机构上;所述多个接角压合模具为分别针对汽车后车门密封条上的各个接角的专用模具,每个接角压合模具连接在转盘机构上,每个接角压合模具连接一个开模翻转机构和一个开模顶起机构,开模顶起机构安装在转盘机构内并与接角压合模具连接。
所述的转盘机构包括转盘机架、转盘和驱动转盘转动的伺服驱动机构;所述的伺服驱动机构安装在转盘机架上,并且伺服驱动机构的动力输出轴通过传动机构与转盘连接,转盘转动连接在转盘机架上,转盘机架与机架的一端连接;开模顶起机构安装在转盘下,
所述的注塑压合机构包括横梁和注塑装置,横梁的一端通过两根第一导柱与机架连接,横梁的另一端通过一根第二导柱连接在转盘机架的中心处,转盘与第二导柱转动连接;所述的注塑装置安装在横梁上,并且注塑装置中的压头位于接角压合模具的正上方。
所述的开模顶起机构包括顶起油缸、顶板、顶杆和导杆;所述的顶起油缸竖直方向放置且顶起油缸的缸体固定连接在转盘机架上,顶起油缸的活塞杆自由端与顶板连接,顶杆的下端与顶板连接,上端穿过转盘后与开模翻转机构连接,同时顶板滑动连接在导杆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海建新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宁海建新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9023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鞋子(72)
- 下一篇:一种中框制造方法及中框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