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辐流沉淀池吸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888978.5 | 申请日: | 2016-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34515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9 |
发明(设计)人: | 于容朴;姚杰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华夏大禹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1/06 | 分类号: | B01D21/06;B01D21/24;B01D21/32;C02F3/12 |
代理公司: | 长沙楚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17 | 代理人: | 李大为;陶祥琲 |
地址: | 100089 北京市海淀区上***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污泥 辐流沉淀池 混合液进水管 吸泥装置 进水筒 曝气池 压缩空气系统 污泥回流管 污泥排放管 分离污泥 回流污泥 控制系统 浓度检测 生物活性 污泥膨胀 吸泥系统 挡板 出水管 上清液 污泥槽 吸泥机 相分离 进水 排出 去除 稳流 污水 保证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辐流沉淀池吸泥装置,包括:辐流沉淀池主体、旋转吸泥机、压缩空气系统、吸泥系统、污泥浓度检测及控制系统,所述辐流沉淀池主体包括混合液进水管、进水筒、进水稳流挡板、上清液出水管、污泥回流管和污泥排放管,混合液进水管与中心进水筒连接;所述辐流沉淀池主体的底部设置多道环形的污泥槽。本发明不仅可以分离污泥和处理后的污水,还可以将优良的污泥和劣质的污泥相分离,从而保证回流污泥均为优良污泥,排出污泥均为劣质污泥,从而提高曝气池内的生物浓度和生物活性,提高曝气池的去除能力,减少污泥膨胀的发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辐流沉淀池吸泥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可回收良性污泥的辐流沉淀池吸泥装置,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传统活性污泥技术是通过好氧微生物菌胶团(也称为活性污泥)对水中污染物的分解实现的,池中曝气充氧,维持微生物代谢所需溶解氧,曝气池净化后的“出水夹带着活性污泥”(也称“混合液”)流出池体,经过辐流沉淀池进行泥水分离,出水达标排放。
传统中进周出辐流沉淀池(其结构如附图4所示),首先“混合液”通过“辐流沉淀池”的“混合液进水管”进入池内,通过“中心进水筒”进入池的中心顶部,再经过“进水稳流挡板”减速后进入分离区,沉淀后上清液通过“上清液出水管”排出二沉池,池内沉到底部的污泥经过“旋转刮泥机”刮到“污泥斗”内,通过“污泥回流管”回流到好氧池内继续处理污水,或者通过“污泥排放管”排出系统外进行处置。
上述传统的二沉池污泥回流和排泥,无法有选择性的分离不同状态的活性污泥,造成的结果是沉淀速度优良的大颗粒污泥可能会排出系统,絮体较小沉速较慢的劣性污泥反而留在系统中,使得系统的污泥性能较差,对废水中污染物的降解能力较差。
针对以上问题,以下对比文件提供了解决上述问题的思路:
对比文件1:CN204745765U公开一种二沉池刮吸泥机吸泥装置,包括横截面呈圆形的二沉池池体,二沉池池体上方中心处设置有集泥槽,集泥槽底部与旋转驱动装置相连接;所述集泥槽与吸泥管路和排泥管相连接;吸泥管路包括水平管路和竖直管路,所述竖直管路的端部设置有喇叭形吸泥斗。本发明二沉池刮吸泥机吸泥装置,针对中进周出式二沉池的污泥分布规律,对原等径、等距布置的吸泥管路进行变径优化设计,吸泥管断面由池壁向池中心逐渐放大,保证中心部位的高浓度污泥能够得到及时回流,提高回流污泥浓度,保证生化系统活性污泥的平衡,有效解决二沉池中心部位的污泥沉积及管路堵塞问题。
对比文件2:CN204684737U公开一种辐流式二沉池周边传动刮吸泥机吸泥机构,所述的吸泥机构包括若干吸泥管、挡泥罩、吸泥口、吸泥嘴和搅泥盘,所述的若干吸泥管分别竖直设置在刮吸泥机内部,所述的挡泥罩分别设置在每根吸泥管上,每根吸泥管的下端分别连接吸泥嘴,每根吸泥管的下端两侧分别设置一对搅泥盘,每只搅泥盘下表面上设有三根对称设置的搅泥桨,所述的搅拌桨截面呈梯形,所述的搅泥桨内侧端角A为88°。
对比文件3:CN103505917A公开一种利用气提原理解决吸泥机堵塞问题的技术,泥水分 离设备利用虹吸原理,将二沉池底的污泥吸入泥槽进而流入污泥回流井,使用压缩空气气提的方法提高吸泥管的水力压差,从而解决吸泥管堵塞问题。
对比文件4:CN1201843B公开一种新型的刮吸泥机及其固液分离工艺,刮吸泥机包括有一圆柱漏斗型的沉淀池,池体外侧分布有活性污泥集泥井及惰性污泥集泥井,所述的沉淀池上设有一绕中心支座旋转的支承架,该支承架下端分别独立悬挂有吸泥装置和刮泥装置;所述支承架位于中心轴的上部设有导流筒,集泥槽设于导流筒内部上端。
上述对比文件虽都给出了利用中进周出辐流沉淀池中污泥的沉淀分布规律,采用刮吸泥机或刮吸泥装置吸取沉淀池底部不同分布区域的污泥的思路,但是都并未进一步对吸取的污泥进行浓度检测并有效分离,然后有选择性地回流或者排放。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华夏大禹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华夏大禹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8897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