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PF-127-miRNA-615 agomir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0772001.7 申请日: 2016-08-30
公开(公告)号: CN106620718B 公开(公告)日: 2019-11-05
发明(设计)人: 吴洪福;丁璐;周光纪;曾丽妮;朱哲;刘晓倩;罗传铭;邹堂斌;孙雪荣;邱文锋;张文辉;崔新月;钟家贵 申请(专利权)人: 广东医科大学
主分类号: A61K48/00 分类号: A61K48/00;A61K31/7105;A61K9/06;A61K47/10;A61P25/02;A61L27/54;A61L27/18;A61L27/52
代理公司: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代理人: 刘克宽
地址: 523000 广东省东莞***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pf 127 mirna 615 agomir 复合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说明书】:

发明涉及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PF‑127‑miRNA‑615 agomir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其中PF‑127‑miRNA‑615 agomir复合物是由Pluronic F‑127水凝胶包裹miRNA‑615 agomir而成。本发明提供了可负载miRNA‑615 agomir并能填充损伤裂隙的运载体,实现miRNA‑615 agomir的精确递送和局部缓释并能够为神经轴突的生长提供三维空间和力学支撑性能。因此,该PF‑127‑miRNA‑615 agomir复合物能够有力促进臂丛神经根性撕脱的神经再生修复,为中枢和外周神经损伤提供治疗新途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PF-127-miRNA-615agomir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臂丛神经撕脱(Brachial Plexus Avulsion,BPA)是一种常见的致残性外科创伤,尤其是全臂丛神经根性撕脱,致残率高、疗效不佳、预后差。随着家庭机动车辆和现代交通物流的不断发展,臂丛损伤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其最常见的病因为交通意外和新生儿难产所造成的牵拉性损伤。神经根由中枢部分和外周部分组成,二者的交界部分称为“过渡区”(transitional zone,TZ)。臂丛撕脱是神经根与脊髓在TZ区发生的物理性断离,不仅引起外周神经断裂,还导致相应脊髓节段神经元严重损伤和大量死亡,神经轴突断裂、突触结构破坏、神经网络中断等,造成受损神经对应皮节的感觉丧失及所支配上肢肌肉瘫痪。为了恢复神经通路和运动功能,受损神经元必须存活和再生轴突,并外向延伸穿过TZ瘢痕,重新进入外周神经干并与所支配肌肉重建突触联系。虽然通过神经外科再植术能使部分运动神经元存活并获得一定的轴突再生,但由于局部病理微环境的抑制作用,胶质瘢痕形成,以及轴突再生能力极其有限等原因,神经再生和运动功能恢复的效果并不令人满意。因此,臂丛神经根性撕脱治疗的关键问题在于如何改善损伤局部的抑制性病理微环境,有效促进神经轴突的再生修复与外向延伸,以恢复过渡区神经联系的延续性,重建突触联系,改善肢体的运动功能。

相关研究发现,髓磷脂相关抑制因子是脊髓损伤后局部微环境中的重要抑制因素。该类抑制因子由髓鞘和胶质瘢痕合成释放,主要包括轴突生长抑制因子(neuriteoutgrowth inhibitory A,NogoA)、髓磷脂相关糖蛋白(myelin-associatedglycoprotein,MAG)和少突胶质细胞髓磷脂糖蛋白(oligodendrocyte myelinglycoprotein,OMgp)。这些髓磷脂相关抑制因子可与神经细胞上的共受体成分LINGO-1(LRR and Ig domain-containing Nogo receptor interacting protein)结合而介导抑制效应,抑制中枢神经轴突生长和髓鞘形成。LINGO-1在脑和脊髓的神经元及少突胶质细胞上选择性表达,参与细胞膜上NgR1/p75/LLNGO-1或NgR1/Troy/LINGO-1信号转导复合物的构成。LINGO-1与抑制因子结合使信号复合物活化,通过RhoA激酶的作用将下游抑制信号转导入神经元和少突胶质细胞,从而阻碍神经轴突的再生修复与髓鞘的形成。研究表明,拮抗LINGO-1对脊髓损伤后的神经再生和功能恢复有明显促进作用。同时,我们的前期研究发现,用慢病毒Lingo-1 RNAi干扰LINGO-1的表达,可影响移植性神经干细胞的发育分化,并能促进脊髓全横断大鼠的神经再生和运动功能恢复。但关于其发挥作用的胞内机制,目前尚未可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医科大学,未经广东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77200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