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数字式同视机的斜视自主检测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10526512.0 | 申请日: | 2016-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94296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8 |
发明(设计)人: | 顾其威;梁平;牛奔;李乔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3/08 | 分类号: | A61B3/0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君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4268 | 代理人: | 王永文,刘文求 |
地址: | 51806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数字式 斜视 自主 检测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基于数字式同视机的斜视自主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客观斜视角及同时视功能检测模块,用于当采用数字式同视机进行斜视检测时,依次进行客观斜视角检测和同时视功能检测,记录第一客观斜视角vk1和hk1以及第二客观斜视角vk2和hk2并自动判断是否具有同时视功能;
控制模块,用于当具有同时视功能,且vk1=vk2=0,hk1=hk2时,则转入主观斜视检测模块;当具有同时视功能,且vk1=vk2=0,hk1≠hk2,则转入左右各转15度角模块;当具有同时视功能,且vk1=vk2≠0时,则转入九方位及A.V现象检测模块;当不具有同时视功能时,则结束检测;
主观斜视检测模块,用于进行主观斜视角检测,分别记录第一主观斜视角hz1和第二主观斜视角hz2,并计算△ dh=hz1-hk1,当所述hz1≠hz2时,则转入九方位及A.V现象检测模块;当hz1≥±5度且△ dh<5时,则转入看近斜视度检测模块;当△ dh ≥5时则结束检测;
左右各转15度角模块,用于进行左右各转15度检测得到相应的检测数据;
九方位及A.V现象检测模块,用于进行九方位检测以及A.V现象检测并得到相应的检测数据;
看近斜视度检测模块,用于进行看近斜视度检测得到相应的检测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数字式同视机的斜视自主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复位模块,用于将数字式同视机左右光学镜筒的水平和竖直转动角度均调为零,使数字式同视机复位;
位置调整模块,用于根据被检者情况调整数字式同视机的下颌托和额托的位置以及瞳距。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数字式同视机的斜视自主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客观斜视角及同时视功能检测模块具体包括:
客观斜视角检测单元,用于固视左眼,启动左侧液晶显示屏和对侧液晶显示屏交替黑屏,对右眼进行黑屏跟踪直到黑屏时瞳孔中心与角膜映光点之间位差为零,记录记录第一客观斜视角vk1和hk1;固视右眼,启动右侧液晶显示屏和对侧液晶显示屏交替黑屏,对左眼进行黑屏跟踪直到黑屏时瞳孔中心与角膜映光点之间位差为零,记录第二客观斜视角vk2和hk2;
同时视功能检测单元,用于启动指定侧液晶显示屏和对侧液晶显示屏显示同时知觉画片,当被检者双眼同时看到画面时,则判断具有同时视功能;当被检者不能同时看到画面时,则判断不具有同时视功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数字式同视机的斜视自主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九方位及A.V现象检测模块具体包括:
九方位检测单元,用于进行九方位检测得到相应的检测数据;
A.V现象检测单元,用于将左右光学镜筒的水平转动角度调为零,竖直转动角度上调25度,固视左眼,测上25度客观斜视角hku251,以及上25度主观斜视角hzu251;将左右光学镜筒的水平转动角度调为零,竖直转动角度下调25度,固视右眼,测下25度客观斜视角hkd252,以及下25度主观斜视角hzd252;当所述hku251-hkd252>15或hzu251-hzd252>15时,提示V现象;当所述hkd252-hku251>10或hzd252-hzu251>10时,提示A现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数字式同视机的斜视自主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看近斜视度检测模块具体包括:
镜片切换单元,用于将数字式同视机左右光学镜筒切换为零度镜片,并调节左右光学镜筒的水平和竖直转动角度为零;
看近斜视度检测单元,用于固视左眼,测正位第一客观斜视角hkn1和正位第一主观斜视角hzn1;固视右眼,测正位第二客观斜视角hkn2和正位第二主观斜视角hzn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大学,未经深圳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52651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夜景拍摄方法及移动终端
- 下一篇:全景照片的拍摄装置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