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尾翼装置的远程电击弹在审
申请号: | 201610375205.7 | 申请日: | 2016-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493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8 |
发明(设计)人: | 郭三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三学 |
主分类号: | F42B12/36 | 分类号: | F42B12/36;F42B12/72;F42B10/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86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尾翼 装置 远程 电击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非致命武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尾翼装置的远程电击弹。
背景技术
电击武器为常见的非致命武器之一,近年来得到快速发展,其中远距离实现电击效应是其发展的主要方向;目前,英美等国的警察已普遍装备泰瑟枪等具备中、远距离打击能力的电击武器,其中最先进的XREP有效作用距离可达30m以上;在我国,电击技术受各种因素的制约发展还较为缓慢,电击武器的种类还停留在电警棍等近身使用武器装备范畴;为此,设计一种可以实现远距离打击的电击技术产品,对于武警部队处突维稳、反恐作战任务的完成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作用距离远,准确性高,结构简单的非致命电击武器;基于现有的电击武器原理和防暴弹技术,提出具有尾翼装置的远程电击弹,该电击弹采用防暴枪发射,弹体头部呈圆球形,以减小空气阻力,弹体尾端设计有固定尾翼,增强弹体飞行的稳定性,电击弹的升压电路封装后装于弹体内,由可移动的开关控制电路接通。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弹筒和电击体两部分;弹筒包括弹托、壳体、药盒、火帽和发射药,药盒与壳体之间空间装有发射药;电击体包括电极、弹体、导线、密封体、二级升压电路、一级升压电路、电池、固定金属触片、开关和尾翼;其中开关由触头、推杆、移动金属触片、推板和压簧组成,尾翼由尾翼轴和尾翼片组成。
上述的具有尾翼装置的远程电击弹,其特征在于:电击体采用轻型绝缘材料,外形结构成圆柱状,弹头呈圆球形,尾端装有尾翼;弹体前端的圆球顶部分别沿轴向开设有两个小圆柱孔,装配两个电极,电极前端尖锐,露出球形表面,后端与弹体小圆柱孔成紧配合,并通过导线与升压电路连接;弹体中间沿轴线分别开设长方体槽型空间,用于装配一级升压电路、二级升压电路和电池,二级升压电路和一级升压电路通过绝缘材料的密封体封装后,固定在弹体内的长方体槽型空间中,从密封体两端分别引出导线,前面与电极连接,后面与电池连接,电池为可充电锂电池,密封体和电池装入各自的槽型空间后,分别用盖子密封,盖子外形同圆柱形表面一致;弹体靠近电池后侧开设一横向圆柱小孔,开关装置在圆柱小孔内,电池盒与圆柱小孔之间沿轴向开通孔,孔左边装固定金属触片,并与导线相连,右边与推板相接。
上述的具有尾翼装置的远程电击弹,其特征在于:开关前部呈圆球形,通过推杆连接推板,压簧一端固定在圆柱小孔底弹体上,另一端连接推板,推板靠近电池的一端装有移动金属触片。
上述的具有尾翼装置的远程电击弹,其特征在于:弹体尾部端沿中心轴线方向有圆柱孔,尾翼轴的小端装入圆柱孔内并成紧配合,尾翼轴的大端沿轴向均匀开设四个长方形槽沟,梯形尾翼片分别插入尾翼轴槽沟内并用胶粘紧,尾翼采用塑料材质。
上述的具有尾翼装置的远程电击弹,其特征在于:药盒装置在壳体底部并通过紧配合装配,弹托装置在药盒上,用以支撑电击体,药盒一端与壳体底面的空间装发射药,壳体底端中间开设圆柱形孔,火帽通过紧配合压制在孔内。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作用距离远。弹体设计成流线型,头部呈圆球状,减小了空气阻力,在枪械击发下,作用距离得到大幅提高;
(2)准确性高。弹体尾部有四个固定的尾翼,均匀分布壳体后端,弹体飞行时由尾翼控制飞行方向,可以实现准确打击目标;
(3) 结构简单。发射体通过模具整体压制成型,且升压电路整体封装后置于其内部,发射体与弹筒复装成整体,零部件较少,结构简单;
(4)非致命效果显著。非致命效果显著。高压电路采用了两次升压技术,电击电压可使作用对象迅速失能,弹体选用柔性绝缘材料,能够有效减小冲击动能对人体的伤害。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开关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尾翼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弹筒; 1-1—弹托; 1-2—壳体;
1-3—药盒; 1-4—发射药; 1-5—火帽;
2—电击体; 2-1—电极; 2-2—弹体;
2-3—导线; 2-4—密封体; 2-5—二级升压电路;
2-6—一级升压电路; 2-7—电池; 2-8—固定金属触片;
2-9—开关; 2-9-1—触头; 2-9-2—推杆;
2-9-3—移动金属触片; 2-9-4—推板; 2-9-5—压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三学,未经郭三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7520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