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抛磨轮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275310.3 | 申请日: | 2016-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107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谢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谢泽 |
主分类号: | B24D3/02 | 分类号: | B24D3/02;B24D7/02;B24D18/00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沈强 |
地址: | 621100 四川省绵***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抛磨轮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抛磨器件及其制备方法,尤其是一种抛磨轮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所用抛磨轮都使用一托盘将抛磨材料支撑,而托盘不能参与磨削。磨削到托盘接触被磨工件时影响磨削质量,成为磨削残余物既浪费又污染环境。传统平面轮磨削体和托盘的连接,在高速运转等情况下存在飞片、爆盖等风险,这是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抛磨轮及其制备方法的技术方案,该方案取消托盘结构,将磨削件一体成型,降低使用当中的风险,并且由于其材料一致能共同参与磨削,能够有效的节约材料资源。
本方案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的:
一种抛磨轮,包括有磨料、磨削微球和天然纤维;所述磨料、磨削微球和天然纤维通过与树脂粘接剂均匀混合后粘接并固化一体成型。
作为本方案的优选:树脂粘结剂中还混合有热膨胀气泡微球。
作为本方案的优选:磨削微球为玻璃微球。
作为本方案的优选:热膨胀气泡微球的气泡和空隙中注入有铝粘合剂。
一种抛磨轮的制备方法,包括有以下步骤:
a.按照重量份计:将磨料64-78份、玻璃微球1-3份、天然纤维5-8份、热膨胀气泡微球1-5份和树脂粘合剂15-20份均匀混合制成坯料;
b.将坯料压制成型,保证热膨胀气泡微球完整不被破坏;
c.将坯料第一次加热使坯料固化后,再次加热使热膨胀气泡微球急剧膨胀产生大量气泡及空隙;
d.在气泡和空隙中注入铝粘结剂,然后冷却后即为抛磨轮成品。
作为本方案的优选:步骤c中,坯料第一次加热的温度为100℃-120℃,坯料再次加热的温度为140℃-150℃。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可根据对上述方案的叙述得知,由于在该方案中取消托盘设计,将磨削和抛光组件通过树脂粘合剂一体成型,共同参与磨削和抛光,降低了传统平面轮飞片、爆盖等风险。同时因整个抛磨轮均为磨削体,可以完全参与磨削,理论上可以用完用尽,故而更加符合现代环保要求。
热膨胀气泡微球热膨胀后形成的空隙被铝粘结剂填充,能够增加抛磨轮的结合强度,破裂后的气泡微球边缘能够起到更好的磨削和抛光作用。
加入铝粘结剂时,部分树脂粘结剂和天然纤维会因为高温而碳化,但不会影响磨削效果,反而起到磨削润滑作用,提高磨削效率和磨削质量。
由此可见,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地进步,其实施的有益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磨料,2为热膨胀气泡微球,3为玻璃微球,4为天然纤维,5为树脂粘合剂,6为铝粘合剂。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如图所示,本方案的抛磨轮结构包括有磨料、磨削微球和天然纤维;所述磨料、磨削微球、热膨胀气泡微球和天然纤维通过与树脂粘接剂均匀混合后粘接并固化一体成型。磨削微球为玻璃微球。热膨胀气泡微球的气泡和空隙中注入有铝粘合剂。
本抛磨轮的制备方法为:
1、按照重量份将磨料72份、磨削微球2份、热膨胀气泡微球3份和天然纤维6份与树脂粘接剂17份均匀混合后制成坯料;
2、将坯料压制成抛磨轮的形状,在压制过程中保证热膨胀气泡微球不被破坏;
3、将坯料第一次加热到100℃-120℃,待树脂粘合剂固化后进行第二次加热,将坯料加热至140℃-150℃,使热膨胀气泡微球急剧膨胀,产生大量的气泡和空隙,形成枝桠状裂纹;
4、在裂纹中注入铝粘合剂,然后将坯料冷却后形成抛磨轮成品。
从本方案的各项技术特征可以看出,本方案中抛磨轮的磨削和抛光组件集合为一体,同时能够进行磨削和抛光的工作,同时能够降低抛磨轮飞片、爆盖的风险。在理论上,本抛磨轮能够用完用尽,更加符合现代环保节能的要求。
热膨胀气泡微球膨胀后形成的空隙被铝粘合剂填充后,能够增加抛磨轮的结合强度,同时破裂后的气泡边缘能够更好地起到磨削和抛光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谢泽,未经谢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7531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