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检测透明件光学畸变的数字化检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610271815.2 | 申请日: | 2016-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285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7 |
发明(设计)人: | 李图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康拓兴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1/02 | 分类号: | G01M1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检测 透明 光学 畸变 数字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动检测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用于检测透明件光学畸变的数字化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光学畸变是指由透明件不均匀性引起的光学角度偏差的变化率。光学畸变产生的原因是玻璃由于工艺、材料、镀膜、曲率等因素造成表面折射率的分布非均匀,使通过的光线产生偏离,从而使透过玻璃观察到的物像变形。对于驾驶舱挡风玻璃作为驾驶员观察舱外环境的中介物,其光学质量直接影响到驾驶员对舱外状况的判断。如果透光玻璃的光学畸变程度较大,则易使驾驶员的眼睛产生疲劳,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因此对透光玻璃的光学畸变进行检测成为非常重要的工作。
目前,光学畸变检测装置大多采用手动拍照,拍照打印出图片后用人工手动的方式计算出透明件的光学畸变值,这种方式周期长,并且误差较大。随着现场环境对光学畸变检测装置的要求不断提高,以及软、硬件技术发展的自身需要,原有的光学畸变检测装置已逐渐不能满足测试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检测透明件光学畸变的数字化检测装置,以有效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检测透明件光学畸变的数字化检测装置,包括网格屏幕、安装台架、安装夹具、相机、倾角仪和测控主机,所述安装台架为可水平转动的台架,在安装台架上装有安装夹具,在安装台架内设有电控装置,在安装台架的上面设有万向转台,其万向转台受控于电控装置;所述相机为专业级工业数码相机,其相机安装在万向转台上;所述倾角仪为具有无线传输功能的电子倾角仪;所述测控主机可自动对BMP图片进行矢量化处理,在测控主机内设有无线信号接收装置,其测控主机通过导线与安装台架内的电控装置及相机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万向转台的台面能水平旋转-40~40度及俯仰角-20~20度。
进一步,所述安装台架上设有水平转动的锁定装置。
进一步,所述测控主机包括分置的手持式控制器,在测控主机内设有红外线控制信号接收装置。
进一步,所述网格屏幕采用黑底白线,其网格线宽为0.1cm;网格线间距为2.54cm。
采用本技术方案的发明,其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数字化检测装置,由于采用本技术方案,因此相机在安装好透明件之后照相一次,得到透明件的BMP格式照片一张,然后由测控主机自动对BMP图片进行矢量化处理,并直接求得该透明件的光学畸变值。在整个工作过程中体现出了检测过程简单,处理速度快的优点。此外,对于相机照相角度的调整也很方便,不仅可通过手持式控制器或测控主机对万向转台进行调整,且可通过手持式控制器或测控主机对安装台架进行调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硬件结构框图;
图中标号:1、网格屏幕;2、安装台架;3、安装夹具;4、相机;5、倾角仪;6、测控主机;7、被测透明件;31、万向转台;61、手持式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本发明的数字化检测装置,包括网格屏幕1、安装台架2、安装夹具3、相机4、倾角仪5和测控主机6,所述安装台架2为可水平转动的台架,在安装台架2上装有安装夹具3,在安装台架2内设有电控装置,在安装台架2的上面设有万向转台31,其万向转台31受控于电控装置;所述相机4为专业级工业数码相机,其相机4安装在万向转台31上;所述倾角仪5为具有无线传输功能的电子倾角仪;所述测控主机6可自动对BMP图片进行矢量化处理,在测控主机6内设有无线信号接收装置,其测控主机6通过导线与安装台架2内的电控装置及相机4电连接。所述万向转台31的台面能水平旋转-40~40度及俯仰角-20~20度。所述安装台架2上设有水平转动的锁定装置。所述测控主机6包括分置的手持式控制器61,在测控主机6内设有红外线控制信号接收装置。所述网格屏幕1采用黑底白线,其网格线宽为0.1cm;网格线间距为2.54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康拓兴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成都康拓兴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7181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海底界面层动态变化原位观测系统
- 下一篇:深水超长钢板桩围堰施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