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治疗神经性皮炎的中药组合物在审
申请号: | 201610245901.6 | 申请日: | 2016-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271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06 |
发明(设计)人: | 王莎莎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莎莎 |
主分类号: | A61K36/904 | 分类号: | A61K36/904;A61P25/00;A61P17/00;A61K35/64 |
代理公司: | 威海科星专利事务所 37202 | 代理人: | 鲍光明 |
地址: | 264400 山东省威海***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治疗 神经性皮炎 中药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成药制剂,具体地说是一种治疗神经性皮炎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神经性皮炎又称慢性单纯性苔藓。是以阵发性皮肤瘙痒和皮肤苔藓化为特征的慢性皮肤病。为常见皮肤病,多见于成年人。神经性皮炎属于神经功能障碍性皮肤病。临床表现以皮损对称分布,苔藓样改变,阵发性剧烈搔痒为特征,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皮肤病。中医学将本病归为“牛皮癣”“摄领疮”等。目前用于治疗神经性皮炎的口服西药有西替利嗪等,但药效个体差异太大,治疗效果不理想,无法彻底治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的技术不足,提供一种治疗神经性皮炎的中药组合物,成本低,治愈率高,并且无毒副作用。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神经性皮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白蒺藜15~20、梓白皮10~15、白鲜皮8~12、豆芫青10~12、冬凌草10~15、赤芍6~10、栀子20~25、龙戟草6~8、诃子10~12、马钱子12~15、鸡血藤15~20、白芍8~10、牛蒡子12~16、狗骨柴6~10、百部15~20、紫背金盘16~18、夏枯草12~16、马蹬草3~5、贯众3~5,将上述19味原料药加水煎煮得汤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成本低,治愈率高,并且无毒副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采用白蒺藜、梓白皮、白鲜皮、豆芫青、冬凌草、赤芍、栀子、龙戟草、诃子、马钱子、鸡血藤、白芍、牛蒡子、狗骨柴、百部、紫背金盘、夏枯草、马蹬草、贯众为原料药制备而成。其组分(重量份)每副药为白蒺藜18、梓白皮13、白鲜皮10、豆芫青11、冬凌草12、赤芍8、栀子22、龙戟草7、诃子11、马钱子13、鸡血藤17、白芍9、牛蒡子14、狗骨柴8、百部17、紫背金盘17、夏枯草14、马蹬草4、贯众4。取上述19种原料总重量为180克,在室温下加水至800~1000ml,浸泡3~5小时,然后用武火煮沸文火煎熬90~100分钟左右,去渣得滤液200ml,药渣再加水250~300ml,煎熬30~40分钟,去渣得滤液100ml,共得300ml左右药汁,制得中药汤剂。装入无菌玻璃瓶内,密封瓶盖备用,每日1剂分2次口服,每次空腹口服150ml左右,服用后临床症状体征消失,再巩固疗效服用1周。
本发明白蒺藜平肝解郁,祛风明目。用于肝阳眩晕头痛,肝郁胁痛,风热头痛,目赤肿痛,皮肤瘙痒等症;梓白皮清热,解毒,杀虫。治时病发热,黄疸,反胃,皮肤瘙痒;白鲜皮具有清热燥湿,祛风解毒之功效,主治:风热湿毒所致的风疹,湿疹,疥癣;豆芫青破血逐瘀消症,攻毒散结;冬凌草清热解毒,活血止痛。用于咽喉肿痛,症瘕痞块,蛇虫咬伤;赤芍清热凉血,散瘀止痛;栀子主治:热病心烦、肝火目赤、头痛、湿热黄疳、淋证;龙戟草治黄疸,水肿,痈肿,疮癣,湿疹;诃子具有涩肠止泻,敛肺止咳,降火利咽之功效;马钱子兴奋健胃,消肿毒,凉血。主治四肢麻木,瘫痪;鸡血藤主治风湿痹痛,手足麻木,肢体瘫痪;白芍平肝止痛,养血调经,敛阴止汗;牛蒡子具有疏散风热,宣肺透疹,利咽散结,解毒消肿之功效;狗骨柴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主瘰疬,背痈,头疖,跌打肿痛;百部用于皮肤疥癣、湿疹、牛皮癣、遍身黄肿、皮炎、湿疹等症;紫背金盘治肺脓疡、肺炎、扁桃腺炎、咽喉炎,有镇痛散血之功效;夏枯草有清火明目之功效,能治目赤肿痛、头痛等;马蹬草止血,消炎;贯众杀虫,清热,解毒,凉血止血。
本发明各原料还可按下表所列比例(重量份)混合的实施例来实现,其加工方法与实施例一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莎莎,未经王莎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4590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