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鉴别伪狂犬病病毒株的三重荧光定量PCR的引物、探针和试剂盒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02313.4 | 申请日: | 2016-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7965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4 |
发明(设计)人: | 仇华吉;孟星宇;罗玉子;孙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Q1/70 | 分类号: | C12Q1/70;C12Q1/6851;C12N15/11;C12R1/93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98 | 代理人: | 余光军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鉴别 狂犬病 病毒 三重 荧光 定量 pcr 引物 探针 试剂盒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鉴别伪狂犬病病毒经典株、变异株和Bartha‑K61疫苗株的三重荧光定量PCR的引物、探针和试剂盒。本发明首先公开了用于鉴别伪狂犬病病毒经典株、变异株和Bartha‑K61疫苗株的三重荧光定量PCR的引物及探针,其中引物序列为SEQ ID No.8‑9、SEQ ID No.14‑15所示,探针序列为SEQ ID No.1、4和6所示。本发明进一步公开一种三重荧光定量PCR检测试剂盒,该试剂盒基于三种标记不同荧光信号的TaqMan探针,可以准确鉴别伪狂犬病病毒经典株、变异株和Bartha‑K61疫苗株,具有良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能够应用于伪狂犬病病毒毒株的区别检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鉴别伪狂犬病病毒经典株、变异株和Bartha-K61疫苗株的三重荧光定量PCR的引物和探针,还涉及一种鉴别伪狂犬病病毒经典株、变异株和Bartha-K61疫苗株的三重荧光定量PCR检测试剂盒,属于伪狂犬病病毒不同毒株的检测鉴别领域。
背景技术
伪狂犬病(Pseudorabies,PR)又称奥耶茨基氏病,是由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感染引起的家畜及野生动物的急性传染病,是引起世界养猪业重大经济损失的病原之一。猪是该病的储存宿主和主要传染源,临床症状以发热、神经系统和呼吸障碍为主要特征。哺乳期仔猪和幼猪对该病毒最为敏感,感染后,体重和食欲下降,死亡率为50-100%。PRV也称作猪疱疹病毒1型,属疱疹病毒科。PRV是双链DNA病毒,长度约为143kb,可编码70-100种蛋白(Mettenleiter TC.2000.Aujeszky’s disease(Pseudorabies)virus:the virus and molecular pathogenesis–state of the art.VetRes 31:99–115.)。
从2011年底开始,中国多个省份的养猪场陆续爆发伪狂犬病新疫情,即使免疫过Bartha-K61弱毒疫苗,仍然无法有效抵御新的疫情。一些研究显示,此次疫情是由PRV变异株引起。同PRV经典株相比,变异株多个基因出现有规律的插入和缺失,如gE、gI和gB基因。这些变异株在进化上形成了一个新的分支(An TQ,et al.,2013.Pseudorabies virusvariant in Bartha-K61-vaccinated pigs,China,2012.Emerg Infect Dis 19:1749–1755;Luo Y,et al.,2014.Pathogenicity and genomic characterization of apseudorabies virus variant isolated from Bartha-K61-vaccinated swinepopulation in China.Vet Microbiol 174:107–115.)。目前,Bartha-K61疫苗株已不能对PRV变异株提供充分的保护,因而PRV变异株对中国养猪业构成严重威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0231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