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2台焦炉蒸汽并网吹扫单根主蒸汽管道及打靶检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79794.1 | 申请日: | 2016-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3694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6 |
发明(设计)人: | 赵岚;李娇 | 申请(专利权)人: | 鞍钢集团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D1/06 | 分类号: | F17D1/06;B08B9/032;F01K27/00 |
代理公司: | 鞍山嘉讯科技专利事务所21224 | 代理人: | 张群 |
地址: | 114000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焦炉 蒸汽 并网 吹扫单根主 管道 打靶 检验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焦炉蒸汽发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2台焦炉蒸汽并网吹扫单根主蒸汽管道及打靶检验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工业生产中常利用焦炉蒸汽余热发电,工业汽轮机或发电汽轮机装置入口的蒸汽主管道安装后,需进行吹扫并采用铝靶板进行打靶试验。当利用1套发电机组同时回收2座焦炉蒸汽,并且外部蒸汽主管管道长度大于1200m时,采用1台焦炉的蒸汽向对应的蒸汽主管道进行吹扫时,会产生蒸汽吹扫量或吹扫压力不足的现象,不能满足吹扫打靶验收标准,影响汽轮机冲转及并网发电的正常进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2台焦炉蒸汽并网吹扫单根主蒸汽管道及打靶检验方法,对于采用2座焦炉共用一套发电机组且长距离蒸汽输送发电的系统,能够满足蒸汽主管道吹扫及打靶试验的需要,为实现长距离蒸汽输送发电提供技术保障;且性能可靠,吹扫效率高,节省蒸汽,经济效益突出。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2台焦炉蒸汽并网吹扫单根主蒸汽管道及打靶检验方法,适用于长度大于1200m的蒸汽输送管道,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从1#干熄焦焦炉中引出1#蒸汽主管道,从2#干熄焦焦炉中引出2#蒸汽主管道,在2条蒸汽主管道与发电机连接之前先进行吹扫和打靶检验,2条蒸汽主管道汇合后的蒸汽总管末端设吹扫阀门、蒸汽放散消音器,吹扫过程中吹扫阀门保持常开状态;
2)1#蒸汽主管道、2#蒸汽主管道在靠近蒸汽主管道引出端一侧分别通过1#蒸汽支路、2#蒸汽支路连接同一分汽缸,1#蒸汽主管道在引出端设阀门A,在1#蒸汽支路后设阀门B,在1#蒸汽主管道末端设阀门C;2#蒸汽主管道在引出端设阀门D,在2#蒸汽支路后设阀门E,在2#蒸汽主管道末端设阀门F;1#蒸汽支路在靠近1#蒸汽主管道一侧设阀门G,在靠近分汽缸一侧设阀门H;2#蒸汽支路在靠近2#蒸汽主管道一侧设阀门J,在靠近分汽缸一侧设阀门K;
3)1#蒸汽主管道吹扫:
关闭阀门G、H,阀门G、H之间的1#蒸汽支路上的疏水阀全开;1#蒸汽主管道上的疏水阀全开,1#干熄焦焦炉打开锅炉放散门,保证锅炉压力在安全阀起跳压力之上;阀门C全开,再开启阀门A、B,对1#蒸汽主管道进行暖管,暖管30分钟后,使管道内压力保持在0.7~0.8MPa,关闭阀门B;对1#蒸汽主管道的膨胀位移及支吊架进行全面检查,全部正常后关闭1#蒸汽主管道及1#蒸汽支路上的疏水阀;
开阀门D、J、K,关阀门E,开阀门H,对1#蒸汽支路和2#蒸汽支路进行暖管;暖管30分钟后,使管道内压力保持在0.5~0.6MPa,1#蒸汽支路和2#蒸汽支路的疏水阀全开;
微开阀门B,待1#蒸汽主管道内压力升至1.5MPa后,吹扫20分钟,再次检查1#主蒸汽管道的膨胀位移及支吊架,全部正常后全开阀门B;同时开阀门G,将2#焦炉蒸汽并入1#蒸汽主管道内,大量吹扫;管道升压到锅炉全压后吹扫30分钟以上,关闭阀门A和阀门D,1#蒸汽主管道、2#蒸汽主管道上的疏水阀全开,管道冷却1小时以上;试吹扫2次且检查所有管路正常后,正式吹扫10次,每次吹扫时间为15分钟;
4)1#蒸汽主管道吹扫打靶检验:在阀门C后的1#蒸汽主管道上设靶板进行打靶检验;打靶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靶片上痕迹大小不大于0.6mm,痕迹深度小于0.5mm,粒数不多于8点,连续2次检查合格即认为打靶检验合格;
5)2#蒸汽主管道吹扫:
关闭阀门K、J,阀门K、J之间的2#蒸汽支路上的疏水阀全开;2#蒸汽主管道上的疏水阀全开,2#干熄焦焦炉打开锅炉放散门,保证锅炉压力在安全阀起跳压力之上;阀门F全开,再开启阀门D、E,对2#蒸汽主管道进行暖管,暖管30分钟后,使管道内压力保持在0.7~0.8MPa,关闭阀门E;对2#蒸汽主管道的膨胀位移及支吊架进行全面检查,全部正常后关闭2#蒸汽主管道及2#蒸汽支路上的疏水阀;
开阀门A、G、H,关阀门B,开阀门K,对2#蒸汽支路和1#蒸汽支路进行暖管;暖管30分钟后,使管道内压力保持在0.5~0.6MPa,2#蒸汽支路和1#蒸汽支路的疏水阀全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鞍钢集团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鞍钢集团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7979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塑料复合托板
- 下一篇:折叠式包装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