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带可调谐射频滤波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52783.4 | 申请日: | 2016-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8978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7 |
发明(设计)人: | 向乾尹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P1/203 | 分类号: | H01P1/203 |
代理公司: | 成都点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32 | 代理人: | 葛启函 |
地址: | 61003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带 调谐 射频 滤波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带可调谐射频滤波器,本发明涉及可调谐射频带通滤波器领域。本发明包括:下表面为接地金属背板的衬底以及位于衬底上表面的微带结构;所述微带结构包括相互平行设置的两段磁耦合馈线(2),在两段磁耦合馈线(2)之间设置有左右对称的半波长可调谐谐振器;两个半波长可调谐谐振器之间通过两段第三微带线(7)相互耦合,两个半波长可调谐谐振器的第一微带线(5)分别与其靠近的磁耦合馈线(2)相互耦合;两段磁耦合馈线(2)的一端经过孔接地点(3)接地,另一端分别接输入或输出微带线(1)。本发明提供一种电耦合为主、耦合系数随谐振频率减小而增大、能实现稳定带宽的微带可调谐射频滤波器。本发明器件结构为未来研制、构建高性能交叉耦合等复杂可调滤波器奠定了基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可调谐射频带通滤波器,更具体的说,一种具有恒定绝对带宽的微带可调谐射频滤波电路。
背景技术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微波通信频率资源变得日益紧张,对微波滤波器的应用指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短时期内研制出高性能的滤波器成为关键技术的要求。这势必要求对微波滤波器进入更深入研究。
可调谐射频滤波器是多频、跳频、可重构射频前端的核心器件,其关键性能之一是调谐过程中通带特性的稳定。可调谐射频滤波器普遍面临着缺陷:尤其体现在现代通信系统中,许多无线信道的绝对带宽是恒定不变的,因此,可调谐滤波器应用在这种场合时,需要在调谐中心频率时通带的绝对带宽和波形保持恒定不变。然而,现有技术中,随着中心频率的改变,绝对带宽往往剧烈变化。
根据传统(固定频率响应)滤波器综合理论,滤波器的归一化频率响应特性可由其归一化单位变换矩阵(M矩阵)确定,而M矩阵可由各级谐振器间的耦合矩阵(k矩阵)确定:
其中,ABW是通带绝对带宽,f0是通带中心频率;ki,j(i,j=1,2,...)代表从源看去第i级和j级谐振器间的耦合系数。若要获得调谐过程中稳定的ABW,则需要稳定的ki,j,f0。为此需要实现耦合系数ki,j随通带中心频率f0的下降而增加。
以基本的LC耦合谐振回路为例,其耦合通道整体耦合系数k可写为:
|k|=|MC-EC| (2)
其中,MC=Lm/L为磁耦合系数(Lm表示谐振器间等效耦合电感、L为谐振器等效谐振电感),EC=Cm/C为电耦合系数(Cm表示谐振器间等效耦合电容、C为谐振器等效谐振电容)。LC谐振回路的谐振频率可近似写为:
所以,可以通过L、C来实现调谐,再通过Lm和Cm来进一步实现耦合系数调控。但目前射频微电子工艺所支持的高性能、易于集成的电调器件主要还是半导体变容器件。而耦合电容Cm较小,难以直接调控。故现有大部分可调滤波器主要采用磁耦合为主、电耦合为辅的混合耦合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交通大学,未经西南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5278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