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受潮自检功能的汽车动力机舱灭火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51481.5 | 申请日: | 2016-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972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25 |
发明(设计)人: | 史乃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中远消防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2C3/07 | 分类号: | A62C3/07;A62C37/38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 32211 | 代理人: | 周祥生;徐珊 |
地址: | 2132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受潮 自检 功能 汽车 动力 机舱 灭火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灭火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在汽车动力机舱内使用的灭火装 置。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功率的提升和控制线路的增多,由于汽车发动机舱内电器老化、 油管漏油引起的汽车自燃事故也频繁发生,在发动机舱内配备自动灭火装置对 及时扑灭初起火灾有着积极的作用。申请人一直从事该技术研究,并关注该领 域最新的科研成果。
现有的非贮压灭火装置均由灭火剂喷口、定压膜状挡片、灭火剂筒体、灭 火剂挡片、产气药块、产气剂筒体、引火头等部件组成,当发生火情时,通过 自动或手动接通电源使点火头内的桥丝在电流作用下发热点燃产气剂药块,产 气剂药块产生的高压气体冲破粘贴在灭火剂挡片侧面的密封膜进入灭火剂筒体 内,使设置在灭火喷口处的膜状定压挡片被冲破,灭火剂在气体的作用下通过 灭火剂喷口喷向火场,实现灭火。
非贮压灭火装置具有体积小、常压储存、维护简单等优点,但其致命的缺 点是无法从外观上判断灭火装置内的受潮情况。产气药快受潮后将无法被点燃 而失去产气功能,引火头受潮将导致点火能力下降而无法点燃产气药快。
高温情况下非贮压灭火装置内受热膨胀的气体会从装置的缝隙中外流,随 着温度的降低又会将还有水分的空气吸入装置内,这种“呼吸”现象是造成产 气药快和引火头受潮的主要原因,对安装在汽车发动机舱的灭火装置这种“呼 吸”现象表现的尤为频繁和突出。本发明通过在灭火装置内安置受潮感应器的 办法解决了探测灭火装置内是否受潮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具有受潮自检功能的汽车动力机舱灭火装置, 人们能实时判别其中的产气药块是否受潮。
一种具有受潮自检功能的汽车动力机舱灭火装置,包括灭火剂筒体、灭 火剂挡片、产气药块、产气剂筒体和引火头,在灭火剂筒体的内腔中填充有干 粉灭火剂,并由灭火剂挡片轴向封闭,产气剂筒体通过密封件与灭火剂筒体密 封对接,产气药块设置在产气剂筒体与灭火剂筒体所围合的空间内,且位于灭 火剂挡片的一侧,其特征是:还包括受潮感应器与控制电路板,受潮感应器设 置在产气剂筒体的产气腔中,受潮感应器和灭火剂挡片分别位于产气药块的二 侧,受潮感应器与控制电路板电连接,引火头设置在产气剂筒体的产气腔内, 引火头穿过受潮感应器对准产气药块,引火头与控制电路板电连接,控制电路 板通过电源线供电。
进一步,在产气剂筒体中设有产气腔、隔板和电器腔,产气腔和电器腔分 别设置在隔板的两侧,在隔板上设有穿线孔,在穿线孔中密封地设有弹性进线 塞,控制电路板设置在产气剂筒体的电器腔中,并由盖板覆盖。
进一步,所述受潮感应器由绝缘底板、正极电极带组、负极电极带组、正 极引线和负极引线组成,正极电极带组中各电极带和负极电极带组中各电极带 间隔分布,正极电极带组通过正极引线与控制电路板电连接,负极电极带组通 过负极引线与控制电路板电连接。
更进一步,所述正极电极带组和负极电极带组中的电极带均为直线段。
更进一步,所述正极电极带组由外圆正极带、二个缺口圆弧正极电极带和 径向正极带组成,二个缺口圆弧正极电极带的缺口处于同一相位角,外圆正极 带和二个缺口圆弧正极电极带之间通过径向正极带相连通;所述负极电极带组 由内圆负极带、二个缺口圆弧负极电极带和径向负极带组成,二个缺口圆弧负 极电极带的缺口处于同一相位角,内圆负极带和二个缺口圆弧负极电极带通过 径向负极带相连通,二个缺口圆弧正极电极带和二个缺口圆弧负极电极带间隔 分布,且位于外圆正极带和内圆负极带之间,缺口圆弧负极电极带的缺口与缺 口圆弧正极电极带的缺口错开。
更进一步,相邻正极电极带和负极电极带之间间距为0.1~2毫米;
更进一步,所有正极电极带组的缺口同相角设置,所有负极电极带组的缺 口也同相角设置,正极电极带组的缺口所处相角与负极电极带组的缺口所处相 角错开。
进一步,在产气剂筒体上设有安全阀。
进一步,在灭火剂筒体的喷口端设有膜状定压挡片、内外螺纹套和灭火喷 头,膜状定压挡片由内外螺纹套轴向密封限位,灭火喷头密封地旋固在内外螺 纹套的内孔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中远消防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中远消防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5148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折叠式划船器
- 下一篇:一种新型肿瘤放疗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