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周期结构的电磁推力器腔体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51427.0 | 申请日: | 2016-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8192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9 |
发明(设计)人: | 陈粤;彭维峰;白光明;蔡亚星;刘洋;尹家聪;张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F03H99/00 | 分类号: | F03H99/00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陈鹏 |
地址: | 10019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磁推力 周期结构 谐振腔 航天器 器腔 非金属材料表面 航天器推进系统 导电金属 定向辐射 技术应用 使用寿命 电磁波 不均衡 导电层 新概念 微波 | ||
本发明一种基于周期结构的电磁推力器腔体,首次将该技术应用于电磁推力器领域。本发明通过在常规谐振腔内局部安装由导电金属,或非金属材料表面镀有导电层,构成的微波周期结构,使得电磁波在谐振腔内产生不均衡分布,在特定方向产生定向辐射压,进而产生推力,可以有效降低航天器推进系统重量,延长航天器使用寿命,并能够在此基础上产生新概念航天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周期结构的电磁推力器腔体,属于推力器设计领域。
背景技术
电磁推力器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概念推进技术。该技术利用微波在特定结构谐振腔内的不均匀分布产生推力。
电磁推力器具有如下特点:
1)无须携带燃料,可极大提高搭载有效载荷能力
电磁推力器仅使用电能产生推力,无须携带燃料,可极大减轻航天器重量用于有效载荷。
2)不需要喷出工质气体,无化学燃料的污染和安全问题
电磁推力器的推力来自微波的动量,不需要喷出工质气体,不使用、贮存化学燃料,因此具有较好的环保性能和安全性能;
3)推力器寿命不再受燃料的约束
电磁推力器只使用电能,且只需电能即可产生推力,使推力器的使用不再受燃料的制约,从而延长了推力器的使用寿命。
4)体积小,重量轻
电磁推力器具有的上述特点,使其成为一种革命性的新技术,可以大幅度提高航天器的性能,并可能基于此技术产生新概念航天器。
谐振腔是电磁推力器的关键部件。在外加微波源激励的条件下,特定形状、特定内部结构的谐振腔内,可以产生空间分布不均匀的电磁场,产生推力。因此,谐振腔的腔型、结构设计,是电磁推力器的关键技术。目前该领域使用的腔体,一般设计为圆台或角锥形状,现有设计单位功率产生的推力较小(即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基于周期结构的电磁推力器腔体,第一次将该类谐振腔应用在电磁推力器领域,解决了目前该类推力器单位功率推力较低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周期结构的电磁推力器腔体,包括谐振腔和安装在谐振腔内部的周期结构;所述周期结构与谐振腔固定在一起,使谐振腔内的电磁场集中分布在周期结构附近空间,形成不均衡的电磁场分布,进而产生不均衡的电磁力;所述周期结构为具有相同或相似几何形状的结构单元,在谐振腔体内部连续排布。
所述的谐振腔为矩形,结构单元为矩形板状结构;每个结构单元之间的间隔小于该结构单元的宽度。
所述的谐振腔为矩形,结构单元为带有缺口的矩形板状结构;每个结构单元之间的间隔小于该结构单元的宽度;结构单元与谐振腔侧壁接触的两侧对称开有缺口。
所述的谐振腔为圆柱形,结构单元为环状结构,每个环状结构之间的间隔小于环状结构的高度。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
1)本专利通过引入周期结构设计,可以有效将电磁场局域在周期结构附近,理论上可以更大程度提高电磁场的不均衡分布程度,因此单位功率产生的推力高于现有腔体的设计;
2)使腔体的形状更加灵活,腔体可以为矩形或环形,便于工程使用和安装,而现有设计只能为圆台或角锥形状;
附图说明
图1为基于有缺口板状周期结构的矩形谐振腔正视图;
图2为基于有缺口板状周期结构的矩形谐振腔侧视图;
图3为基于有缺口板状周期结构的矩形谐振腔电场分布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5142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