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假负载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数据中心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51143.1 | 申请日: | 2016-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048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6 |
发明(设计)人: | 孙国华;高家壮;王卫周;孙喜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26 | 分类号: | H04L12/26 |
代理公司: | 深圳鼎合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4281 | 代理人: | 江婷,李发兵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负载 控制 方法 装置 系统 数据中心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中心假负载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假负载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数据中心。
背景技术
新建绿色节能数据中心或者能耗优化改建数据中心,在正式验收投入运行前,需要根据项目负载情况,验收配电、布线、空调系统等设备,在无法投入实际服务器等设备的情况下,为了进行验收,现有技术提出可以用架式安装的假负载来模拟真实应用。
在实际的IT应用环境下,一天中忙时、闲时的负载量是不同的,一周中每天的负载量也不同,甚至每月、每季度的业务量也不完全一样,差异很大。而验证、验收数据中心系统,不可能留足一月的时间,因此需要可调整功率的假负载。对于大中型数据中心来说,其内需要设置的设备的功率可达数百、数千KW,在使用假负载模拟真实应用时,配置的假负载数量可达数十、数百个,通过人工操作开关,既不现实,也无法达到精确控制的目的;即现有使用假负载模拟真实应用的技术因不能对大数量假负载精确控制而不能满足大中型数据中心的验证需求。
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提出一种假负载控制方法,以解决现有假负载模拟真实应用的技术因不能对大数量假负载精确控制而不能满足大中型数据中心的验证需求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假负载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数据中心,以解决现有假负载模拟真实应用的技术因不能对大数量假负载精确控制而不能满足大中型数据中心的验证需求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假负载控制装置,其包括:
读取模块,用于读取假负载功率控制策略;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假负载功率控制策略,确定待控制假负载;
执行模块,用于控制与待控制假负载串行连接的可控开关,执行假负载功率控制策略;
可控开关,与假负载串联,用于在执行模块的控制下通断,以控制待控制假负载是否工作。
进一步的,可控开关包括微型断路器。
进一步的,读取模块还用于通过与各假负载连接的温度传感器,获取并展示各假负载的实时温度。
进一步的,处理模块还用于若一假负载的实时温度大于阈值,则触发执行模块断开与其串行连接的可控开关,并打开其对应的散热风扇。
进一步的,读取模块还用于通过与各假负载连接的电量传感器,获取并展示各假负载的工作状态。
进一步的,执行模块在执行假负载功率控制策略之后,还用于判断是否存在其他假负载功率控制策略,若存在,则顺序执行,若不存在,则断开各假负 载串行连接的可控开关。
进一步的,执行模块在读取假负载功率控制策略之前,还用于对假负载进行初始化,并删除历史假负载功率控制策略。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假负载控制系统,其包括设置在数据中心的假负载,以及本发明提供的假负载控制装置。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假负载控制方法,其包括:
读取假负载功率控制策略;
根据假负载功率控制策略,确定待控制假负载;
控制与待控制假负载串行连接的可控开关,执行假负载功率控制策略;
可控开关在控制下通断,以控制待控制假负载是否工作。
进一步的,可控开关包括微型断路器。
进一步的,还包括:通过与各假负载连接的温度传感器,获取并展示各假负载的实时温度。
进一步的,还包括:若一假负载的实时温度大于阈值,则断开与其串行连接的可控开关,并打开其对应的散热风扇。
进一步的,还包括:通过与各假负载连接的电量传感器,获取并展示各假负载的工作状态。
进一步的,在执行假负载功率控制策略之后,还包括:判断是否存在其他假负载功率控制策略,若存在,则顺序执行,若不存在,则断开各假负载串行连接的可控开关。
进一步的,在读取假负载功率控制策略之前,还包括:对假负载进行初始 化,并删除历史假负载功率控制策略。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数据中心,其包括:多个用于产热的假负载,多个用于控制假负载工作的、与假负载串联的可控开关,控制板,以及客户端;客户端用于根据用户操作设置假负载功率控制策略,将假负载功率控制策略下发至控制板,控制板根据假负载功率控制策略控制可控开关的通断。
进一步的,可控开关包括微型断路器。
进一步的,还包括与控制板连接的多个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用于获取各假负载的实时温度,并通过控制板传输至客户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5114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