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不锈钢冶炼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26666.0 | 申请日: | 2016-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6468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8 |
发明(设计)人: | 任选;刘亮;邢继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3/04 | 分类号: | C22C33/04 |
代理公司: | 太原市科瑞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4101 | 代理人: | 李富元 |
地址: | 030003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不锈钢 冶炼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不锈钢冶炼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不锈钢冶炼方法。本发明直接使用液态铬镍合金生铁熔液,减少了铬镍合金生铁产出后冷切、运输、再加热的环节,减少了能源消耗,同时把控制高碳铬铁液温度等于高碳铬铁液熔点后添加到铬镍合金生铁液温度比铬镍合金生铁液的熔点温度高50‑100摄氏度的铬镍合金生铁液钢包中,用纯镍调节镍成份,搅拌3‑5分钟后进行出钢冷切,高碳铬铁液由于熔点略低,形成熔融絮状物,冷却后提高了产品的延展性和硬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不锈钢冶炼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由于存镍资源紧张,用铬镍合金生铁替代存镍冶炼不锈钢成果不锈钢生成的一种重要模式,但是由于铬镍合金生铁都是块状,使用铬镍合金生铁时,需要先把铬镍合金生铁液体冷切铸成铁锭,运输到不锈钢生产厂后再熔化,脱磷使用,整个过程能耗大,能源浪费严重,同时性能上与存镍冶炼不锈钢有所差别。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降低冶炼铬镍不锈钢生产过程中的能耗,同时提高产品的延展性和硬度。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不锈钢冶炼方法,按照如下的步骤进行:
步骤一、制作铬镍合金熔液,使铬镍合金生铁液中按照质量百分比含量,碳≤0.2%,硅≤0.1%,磷含量≤0.015%,0.8%≤铬≤1.2%,10%≤镍≤10.5%,其余为铁和不可分离的杂质,保持温度,使铬镍合金生铁液温度比铬镍合金生铁液的熔点温度高50-100摄氏度;
步骤二、制作高碳铬铁液,使高碳铬铁液中按照质量百分比含量,碳≤8.5%,硅≤1.5%,磷含量≤0.015%,57%≤铬≤59%,其余为铁和不可分离的杂质,保持温度,使高碳铬铁液温度等于高碳铬铁液熔点;
步骤三、把步骤一制备的铬镍合金熔液出钢到钢包中,同时把步骤二制备的高碳铬铁液倒入钢包中,保持步骤一同样的温度,进行搅拌,用纯镍调节镍成份,然后出钢冷切,钢包中混合后的液体中按照质量百分比,碳≤2.5%,硅≤0.5%,磷含量≤0.015%,18%≤铬≤19%,7%≤镍≤8%,其余为铁和不可分离的杂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节省了铬镍合金生铁铸铁熔化所需要的能源,步骤一与步骤二的液体混合过程中,由于温度过剩,所以在混合过程中,用存镍调节镍成份不需要额外加热,节省了能源,同时混合过程,高碳铬铁液由于熔点略低,形成熔融絮状物,冷却后提高了产品的延展性和硬度。
具体实施方式
步骤一、将红土镍矿和铁矿石经过配料后,在高炉中冶炼,脱磷,生成铬镍合金熔液,使铬镍合金生铁液中按照质量百分比含量,碳≈0.2%,硅≈0.1%,磷含量≤0.015%,铬≈1%,镍≈10.3%,其余为铁和不可分离的杂质,保持温度,使铬镍合金生铁液温度比铬镍合金生铁液的熔点温度高50-100摄氏度;
步骤二、中频炉熔化高碳铬铁,生成高碳铬铁液,使高碳铬铁液中按照质量百分比含量,碳≈8%,硅≈1.5%,磷含量≤0.015%,铬≈58%,其余为铁和不可分离的杂质,保持温度,使高碳铬铁液温度等于高碳铬铁液熔点;
步骤三、把步骤一制备的铬镍合金熔液135吨出钢到钢包中,同时把步骤二制备的高碳铬铁液55吨倒入钢包中,保持步骤一同样的温度,进行搅拌,用纯镍调节镍成份,然后出钢冷切,钢包中混合后的液体中按照质量百分比,碳≈2.5%,硅≈0.5%,磷含量≤0.015%,铬≤18.4%,镍≈7.15%,其余为铁和不可分离的杂质。
本发明由于直接使用液态铬镍合金生铁熔液,减少了铬镍合金生铁产出后冷切、运输、再加热的环节,减少了能源消耗,同时把控制高碳铬铁液温度等于高碳铬铁液熔点后添加到铬镍合金生铁液温度比铬镍合金生铁液的熔点温度高50-100摄氏度的铬镍合金生铁液钢包中,用纯镍调节镍成份,搅拌3-5分钟后进行出钢冷切,高碳铬铁液由于熔点略低,形成熔融絮状物,冷却后提高了产品的延展性和硬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2666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