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温控蒸箱控制方法及其用途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89898.3 | 申请日: | 2016-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952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0 |
发明(设计)人: | 邵立伟;李魏春;黄德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艾德克智能控制科技有限公司;中山北京理工大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23L5/10 | 分类号: | A23L5/10;A23L3/36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高端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346 | 代理人: | 黄鑫 |
地址: | 528400 广东省中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温控 控制 方法 及其 用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蒸温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温控蒸箱控制 方法及其用途。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食品的快速加工和规模化生产越来越引 起人们的关注。市场上速冻食品因为储藏和保质运输方便越来越得到广 大消费者的喜爱。
目前市面上的速冻食品是先在工厂发酵再蒸煮成熟食,然后速冻运 输到各地,销售时简单解冻加热即可。利用目前市面上的蒸温箱体蒸煮 速冻过的熟食食品,会使得口感和味道会降低,因此对速冻食品的蒸温 箱控制流程还需要进行突破。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智能温控蒸箱控制方法及其用途以解决上述技 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智能温控蒸箱控制方法及其 用途,其中,智能温控蒸箱控制方法通过先对速冻生食进行发酵解冻计 时,然后再加热至温度达到计时加热蒸煮启动温度点进行计时加热蒸 煮,从而有效保持食品的新鲜味道和口感。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第一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智能温控蒸 箱控制方法,包括步骤:
B、选择工作模式,若选择手动模式,则进入步骤E,若选择自动模 式,则进入步骤C;
C、开始加热,待温度达到发酵解冻温度点启动发酵延时;
D、发酵延时过程结束,继续加热;
E、直到温度达到预设的计时加热蒸煮启动温度点,进行计时加热 蒸煮过程;
F、待计时加热蒸煮时间长度达到预设值时,停止智能蒸温箱的工 作;
发酵解冻温度点、发酵延时时间长度、计时加热蒸煮启动温度点、 计时加热蒸煮时间长度为预先设定值。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步骤B之前进一步包括步骤A: 根据目标蒸煮食品的数量和种类利用调整按钮对发酵解冻温度点、发酵 延时时间长度、计时加热蒸煮启动温度点、计时加热蒸煮时间长度进行 现场微调预设。因此,在该实施例中,蒸温箱的工作参数是可调的。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发酵解冻温度点、发酵延时时间 长度、计时加热蒸煮启动温度点、计时加热蒸煮时间长度是智能蒸温箱 生产时预先设定好的固定值,不可调整,这种预设的工作参数是在蒸温 箱的生产过程中预先设定的固定值。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发酵解冻温度点的预先设定值大于等于20 度小于等于70度,发酵延时时间长度的预先设定值大于等于5分钟小 于等于45分钟。
优选所述发酵解冻温度点的预先设定值为25度、30度、35度、40 度、45度50度、55度或60度。
优选,所述发酵延时时间长度的预先设定值为10分钟、15分钟、 20分钟、25分钟或30分钟。
更进一步的,所述计时加热蒸煮启动温度点大于等于75度小于等 于95度。进一步优选,所述计时加热蒸煮启动温度点为80度、85度或 90度。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步骤C、D、E过程进行的时候, 同时利用内置于蒸温箱内的风扇形成循环风,以均衡箱体内部各区域温 度。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步骤C包括:开始加热,待温度达到发酵 解冻温度点停止加热并启动发酵延时;或者所述步骤C包括,开始加热, 待温度达到发酵解冻温度点启动恒温发酵延时。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第二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智能温控蒸 箱控制方法的用途,用于对速冻生食的发酵解冻及加热蒸煮。
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智能温控蒸箱控制方法,首先对速冻成型 的生食先进行加热,待温度达到解冻计时温度点时,进行发酵解冻计时, 待发酵延时结束之后再加热至加热蒸煮启动温度点再进行加热计时蒸 煮,可以很好的保持速冻食品的新鲜和口感,该方法用于对速冻生食的 发酵解冻及加热蒸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智能温控蒸箱控制方法的第一优选实施例的流程示 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智能温控蒸箱控制方法的第二优选实施例的流程示 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
请参看图1,如图1所示,本发明第一优选实施例的一种智能温控 蒸箱控制方法,包括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艾德克智能控制科技有限公司;中山北京理工大学研究院,未经中山艾德克智能控制科技有限公司;中山北京理工大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8989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生湿面制品改良剂及应用
- 下一篇:一种双蛋白肽抗疲劳固体饮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