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Mg‑Al‑Zn‑Si‑Bi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81412.1 | 申请日: | 2016-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9582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31 |
发明(设计)人: | 陈淑英;常国威;岳旭东;李青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C23/02 | 分类号: | C22C23/02;C22C1/03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69 | 代理人: | 史霞 |
地址: | 121001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mg al zn si bi 合金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Mg-Al-Zn-Si-Bi合金,其特征在于,该合金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组成:
7~10%的铝;
0.8~1.1%的锌;以及
1.8~2.2%的硅;
0.2~1.4%的铋;
余量为镁,以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Mg-Al-Zn-Si-Bi合金,其特征在于,该合金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组成:
8~9%的铝;
0.9~1.0%的锌;以及
1.9~2.1%的硅;
0.5~1.2%的铋;
余量为镁,以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Mg-Al-Zn-Si-Bi合金,其特征在于,该合金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组成:
8.5%的铝;
0.95%的锌;以及
2.0%的硅;
0.85%的铋;
余量为镁,以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4.一种用于制备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Mg-Al-Zn-Si-Bi合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按照重量百分比7~10%的铝、0.8~1.1%的锌、1.8~2.2%的硅、0.2~1.4%的铋、余量为镁以及不可避免的杂质,称取镁块、铝块、铝-硅合金、锌粒和金属铋;
b、将所述镁块、铝块、铝-硅合金、锌粒和金属铋置于箱式炉中,在150~200℃,预热5~10min;
c、将预热后的镁块放入温度为280~320℃的不锈钢坩埚中,再向坩埚内充入保护气体,升温至700~720℃,使镁块熔化形成镁液;
d、将预热后的铝块和铝-硅合金加入到步骤c中所得的镁液中,并在700~720℃,保温5~10min,获得熔体;
e、将锌粒及金属铋加入到熔体中,搅拌10~15min,再在740~760℃下,保温15~20min;
f、经过步骤e保温结束后,取出充有保护气体的坩埚,对坩埚进行强制水冷,水温18~22℃,冷却45~90s,即得所述合金。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Mg-Al-Zn-Si-Bi合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气体由体积分数为99.5%的二氧化碳和体积分数为0.5%的六氟化硫组成。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Mg-Al-Zn-Si-Bi合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的锌粒外部包裹有铝箔。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Mg-Al-Zn-Si-Bi合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e中通过钟罩将铋金属及包裹有铝箔的锌粒加入到熔体中。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Mg-Al-Zn-Si-Bi合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铝-硅合金中铝元素与硅元素的重量比为3:1。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Mg-Al-Zn-Si-Bi合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镁块中金属镁的纯度为99.85%~99.95%,所述铝块中金属铝的纯度为99.0%~99.9%。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Mg-Al-Zn-Si-Bi合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铝-硅合金和铝箔的重量均计入铝的重量百分比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工业大学,未经辽宁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8141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铁路辙叉用高碳超高硅贝氏体钢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铝合金导线